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集体备课教案.docx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集体备课教案.docx

ID:56928058

大小:23.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7-22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测量气温》集体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测量气温课时安排1-1总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2.通过分析百叶箱的设计,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科学探究:能够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水泥地和草坪上气温的差异。科学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根据气温来选择合适的衣着以及做出合理地应对。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并测量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水泥地和草坪上气温的差异。难点:百叶箱制作原理探究。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学生材料:气温计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个性化备课一、导入新课1.

2、图片出示一张学生冬夏穿着对比图。(1)谈话:聊聊身上穿的衣服,为什么这样穿?学生交流。(2)教师:一年四季什么季节气温最高,什么季节气温最低?学生交流。教师:一天之中什么时候气温最高,什么时候气温最低?学生交流。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知道了气温,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注意什么。3.激疑:怎样知道气温是多少?学生讨论。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二、探究新知1.气温计的认识(1).谈话:如果我要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就要使用气温计,那我们来看看气温计长什么样。(2).活动一:我会观察。①观看视频讲解。学生质疑,师生讨论。(预案:学生会

3、质疑液泡外的保护装置,相机讲解气温计使用注意事项。)②安全指导。观察气温计时,老师要提醒:气温计是一个非常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尤其要避免气温计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气温计破碎,务必要告诉老师来处理。③明确观察要求,请学生观察气温计,并按顺序完成学习任务:A.连一连:气温计的基本结构有哪些?B.填一填: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用符号表示是什么?(3).活动二:我会读写气温。①指导学生使用气温计读写气温。A.认识了气温计的零刻度。我们来细细看看气温计的中间刻度部分,拿出气温计模型,你有没有发现一个位置非常特别,也

4、非常重要的数值?引导学生关注0。B.教师把气温计模型的液柱拉到0℃,请学生说写作和读作,教师板书示范。C.学习零上温度读数的方法,气温计模型上显示10℃、23℃,学会看整十的刻度和数格数的方法。带着学生一起梳理零上读数的方法——零上温度,从零开始往上数。结合抽拉气温计模型的练习,让学生来抽拉。小组每人一次抽拉的机会,请两个学生上来演示抽拉。④学习零下读数的方法,气温计模型上显示-5℃、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2℃,学会看5这条刻度线和零下数的方法,总结——零下温度,从零开始往下数。②完成学习单上的读数练习,投影展示学

5、生的学习单,请同学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纠错,再次巩固方法。(4).教师小结:运用气温计精准测量温度,可知冷与暖,帮助我们及时采取生活措施。重点指导学生气温计的读数。2.气温计的使用(1).激趣:学会了读数的方法,我们来想不想看看气温计上显示的今天我们教室里的气温是多少?想不想亲自去测量一下室外气温?(2).观看视频讲解。请学生上台演示读取气温。(3).出示测量区域,猜猜各自测量区域气温的高低填写在记录表中。(4).提出校园气温测量要求。①室外注意安全,队伍安静,分工合作,完成回教室。②按指定区域测量,不得去其他组观察。③及时记

6、录测量的读数。(5).指导分组实验。教师全视野管理,全过程巡视,点面结合指导测量。(6).汇报实验结果并小结。背阴的地方温度较低,草坪上的温度较低。(7).激疑:气温测量结果不同,哪块区域的气温才是正确的气温呢?3.探究百叶箱(1).讲解:为了获得标准气温,气象局采用百叶箱测量气温。(2).阅读材料。(3).交流阅读后对百叶箱的了解。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4).出示百叶箱模型。学生观察:百叶箱的形状、颜色、构造……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5).结合测量数据,师生交流解释百叶箱的制作原理。4.拓展拓展:百叶箱的其他制作

7、原理,如颜色的选择,开门的朝向等。三、板书设计:16.测量气温温度计四、教学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