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pdf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pdf

ID:57312777

大小:336.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1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pdf_第1页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pdf_第2页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pdf_第3页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30·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年8月第34卷第4期IntJDigDis,August25,2014,Vol.34,No.4·综述·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周晓艳李铭李延青摘要:人体内存在数量庞大的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等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以宏基因组学为代表的培养非依赖性技术方法为全面准确地分析肠道菌群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肠道菌群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已逐渐被阐明,益生菌干预成为调节肠道菌群的重要手段。此文对上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关键词:肠道菌群;肠易激综合征;益生菌DOI:10.3969/j.issn.1673-534X.2014

2、.04.002[6]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以性别、年龄及身体质量指数(BMI)而改变。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1.2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IBS潜在的病理生人类肠道细菌数量是人体自身细胞数量的10理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胃肠道动力异常、内倍,其基因数量是人体的100倍,生理状态下,肠道脏感觉过敏、脑-肠轴功能改变、轻度炎性反应、精神微生物的组成、功能与宿主之间存在动态平衡,即[1]社会因素等对肠道菌群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研肠道稳态。数目庞大、种类多样的微生物组成复杂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参与IBS的病理生理过

3、程,的微生态系统,显著调节消化道免疫、营养物质吸[7]IBS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存在厚壁菌对拟杆菌的比例收、能量代谢和肠道生物屏障功能。正常的肠道[2](firmicutestobacteroidetesratio,FBR)增加,菌菌群对免疫系统有很大影响。有研究发现肠相关群多样性减少,黏膜相关菌群数量增多和组成成分淋巴组织和肠绒毛毛细血管在无菌动物是发育不[3]改变等诸多变化。因此,肠道微生态干预成为治良的,拟杆菌属类产生的多糖类物质有助于维持疗包括IBS在内的多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新Th1细胞和Th2细胞的动态平衡,而B细胞的正常[4]发育也需要共生菌的参与[8]。肠道菌群紊乱在

4、肥胖方法。1肠道菌群症、糖尿病、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IBD)、及IBS等[9]1.1肠道菌群的建立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哺乳类动物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2研究菌群的方法过促进共生菌的定植和抵抗致病菌的黏附,刺激肠研究菌群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培养屏障功能的成熟。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动态变化性方法和培养非依赖性分子技术方法。采用培养的过程,新生儿出生时是无菌的,早期定植在肠道为基础的方法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由高度复杂的的微生物是高度不稳定的,主要是需氧菌,个体之群落组成,虽然这种方法在鉴别功能群组和选择计[5]数(例如致病菌)方面是有价值的,但80%以上

5、的细间差异很大。随着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发展成熟及肠道微环境、肠道菌群本身的变化,成人肠道菌群菌是无法培养的。培养非依赖性的分子技术方法,中的优势菌群逐渐替代早期定植菌,使得整个菌群基于分析微生物的16SrRNA基因序列,16SrRNA变得更复杂、更稳定,处于一种共生模式。早期定是原核细胞核糖体构成的基本原件,其不但含有高植菌诱导肠上皮细胞岩藻糖转移酶2(FUT2)的表度保守的序列区域,还有中度保守和高度变化的序达,活化肠免疫系统,因此平衡稳定的肠道菌群对列区域,因此适用于微生物种系发育学的研究,而宿主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报道人体且它的分子量大小适中,约1540bp,便于

6、测序分肠道优势菌群存在宿主特异性,可以分为3种肠型析。基于16SrRNA基因分析的指纹分析方法(如(拟杆菌肠型、普雷沃菌肠型、瘤胃球菌肠型),其不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定位方法(如荧光原位杂交、实时定量PCR等),提供了更强大、更方便的用于监作者单位:250012山东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测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方法。新的高通量测通信作者:李延青,Email:liyanqing@sdu.edu.cn序方法和激光扫描显微镜的应用,进一步有助于对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年8月第34卷第4期IntJDigDis,August25,2014,Vol.34,No.4·231·[15]

7、胃肠道微生物的了解。性需要更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来验证。Villarreal[16]2.1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与组学间的联系等研究发现,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大环内高通量测序技术,又称深度测序,通过扩增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增加IBS的发病率。抗16SrRNA基因,对DNA或互补DNA(cDNA)进行生素的应用与感染后IBS(PI-IBS)的风险增加也有[17]直接测序,省去了克隆的步骤,增加了测序产量,进关系。这表明抗生素在IBS应用的合理性及安[10]一步扩大了肠道微生物的多样化信息,为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