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学史大纲.doc

古文献学史大纲.doc

ID:57319009

大小: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11

古文献学史大纲.doc_第1页
古文献学史大纲.doc_第2页
古文献学史大纲.doc_第3页
古文献学史大纲.doc_第4页
古文献学史大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文献学史大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文献学史中文名称:古文献学史周学时:4英文名称:HistoryofAncientBibliography学分:4教学内容:讲述从先秦到清、近代的古文献学的发展状况,介绍各个时期重要的古文献学家的学术特点及成就,并总结古文献学发展历史中的经验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古文献学发展的历史,提高学生阅读、利用、整理和研究古文献的能力。教学大纲:绪言(2学时)一、古文献学的意义、内容与性质二、古文献学史的性质与研究内容第一章先秦(6学时)“轴心时代”第一节、商周时代的文献典籍春秋以前的教育、学术和文献状况第二节孔子与

2、六经一、经的定义与十三经的形成二、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周易》、《尚书》、《诗经》、三礼、乐、《春秋》第三节孔子后学与古文献整理四门十哲《显学》“儒分为八”孟子第四节先秦诸子与古文献学《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淮南子·要略》一、诸子文献的特点二、诸子对文献的态度与利用的特点《墨子》、《荀子》、《韩非子》等第五节秦始皇焚书坑儒及其对先秦文献流传的影响第二章两汉(8学时)第一节概述一、西汉初年的无为而治及其对学术发展的影响二、罢黜百家,独尊儒

3、术王国维《汉魏博士考》、钱穆《两汉博士家法考》三、两汉经学的传授源流(一)各种经书的今古文传授源流以及今文十四博士的设立(二)结合《经学历史》来看两汉经学的传授特点1师法与家法2两汉经学的不同特点(三)官方审定经义、校定经字的活动1石渠阁议2白虎观会议3熹平石经四、其他文献的整理五、经今古文学(一)今文、古文的名称由来(二)今文经、古文经的来历(三)经今古文的区别1写本不同(1)字体不同(2)异文(3)篇章不同2说解不同3宗旨不同(四)今古文之争1、今古文之争的过程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2、今古文之争的

4、特点六、纬学与纬书(一)谶纬的区别(二)纬学与两汉经今古文学的关系(三)纬书的来源(四)纬书的流传与散失(五)纬书的价值第二节董仲舒一、生平、著作二、《公羊》学的内容与特点第三节司马迁第四节刘向、刘歆一、生平、著作二、古文献学上的成就1校理群书2目录学第五节王充第六节许慎一、生平、著作二、《五经异义》1缘由与意义2体例3内容特点4价值三、《说文解字》第七节郑玄一、生平、著作《后汉书》卷三五本传。《戒子书》。二、古文献学上的特点:1兼通经今古文,成一家之学2精通小学,长于训诂、校勘3辨章学术、综考六艺4成

5、就与影响第三章魏晋南北朝(6学时)第一节概述一、国家图书的聚散二、本时期思想学术状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经学与玄学的发展及其特点三、语言文字学发展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四、四部书籍的整理概况五、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与汲冢书的发现与整理第二节何晏、王弼何晏:生平与学术;《论语集解》的特点王弼:生平与学术;《周易注》的特点第三节虞翻、王肃王肃学术特点:1反对郑学,得失兼有。2著作;与几部古书的关系第四节韦昭、杜预第五节、史书注家第六节、颜之推第四章隋唐五代(8学时)第一节概述一、从分立到统一(一)南学与北学(

6、二)唐代经学的统一二、从信古到疑古三、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四、四部书籍的整理第二节陆德明一、生平、著作二、《经典释文》注释体例三、古文献学上的特点与成就第三节孔颖达、贾公彦等与诸唐疏一、孔颖达和《五经正义》二、九部唐疏的内容和特点第四节颜师古《汉书注》的特点和成就第五节《文选》注家李善及“五臣”李善注的特点和成就“五臣”注的特点第六节刘知几第七节司马贞、张守节第五章宋辽金(12学时)第一节概述一、政治概况及其对于古文献学的影响二、疑辨之风的兴起(一)仁宗庆历时期(1041-1048)是经

7、学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二)宋代疑辨风气产生发展的经过(三)疑辨风气形成的原因三、宋代的义理之学与考据之学(一)宋代的思想学术流派与古文献学的关系(二)训诂考据之学的发展及其对义理之学的影响四、语言文字学的成就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五、各类文献研究整理概况第二节欧阳修、曾巩一、欧阳修生平著作二、文献学上的特点与成就三、金石学的开创之功第三节王安石第四节郑樵第五节洪迈一、生平著作二、《容斋随笔》第六节朱熹一、朱熹的生平、著述、思想二、理学思想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三、古文献学特点与成就(一)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

8、并重(二)辨伪学(三)注重校勘第七节廖莹中、岳氏及其他校勘家第八节王应麟一、生平著作二、学术渊源和特点三、古文献学上的特点和成就《困学纪闻》的写作、内容和特点第九节王若虚第六章元明(6学时)第一节概述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思想学术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各类文献研究整理概况第二节胡三省第三节王守仁第四节杨慎第五节胡应麟第六节方以智第七章清及近代(12学时)第一节概述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清及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