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哲史作业·有关柏拉图洞喻理论

西哲史作业·有关柏拉图洞喻理论

ID:5768220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4

西哲史作业·有关柏拉图洞喻理论_第1页
西哲史作业·有关柏拉图洞喻理论_第2页
资源描述:

《西哲史作业·有关柏拉图洞喻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由柏拉图的洞喻想到的柏拉图的洞喻说: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可以比作是关在洞穴里的囚犯,他们只能朝一个方向看,因为他们是被锁着的,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的面前是一座墙。在他们与墙之间什么都没有,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的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由火光投射到墙上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而对于造成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概念。最后有一个人逃了洞穴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才觉察到他此前一直是被影子欺骗的。如果他是适于做卫国者的哲学家,他就会感觉到他的责任是再回到洞里去,回到他从前的囚犯同伴那里去,把真理教给他们,指示他们出去的路。但是,他像说服他们是有困

2、难的,因为离开了阳光,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那么清楚,而在别人看起来,他仿佛比逃出去以前还要愚蠢。我觉得那个走出来的人想要说服洞穴里的人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他用什么办法,语言也好,动作也好,图画也好,任何形式的描述本身就像是墙上的影子,从逃出者这里所传达出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太阳这个大火炬下的一副更大更美的投影。对囚犯们而言,相信眼前的黑影,和相信逃出者口中的花花世界并无分别,并且如果他们相信那个更明亮的真实世界,那么他们之前的人生就被否定了而他又被铐在洞里,无力走出去,那么抛弃过去而又得不到未来,他的存在也就面临严峻的挑战。没有了历史的支撑和希望的指引,人生顿时一片茫然,仅仅孤立地活在

3、当下,这有什么意义呢?要使洞外的世界变得值得相信,只有让每个囚犯自己走出洞看一看。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从出生时他们就被绑着。束缚导致愚昧,愚昧使他们屈服于束缚。并非囚犯们更喜欢洞中的黑影而是他们被锁着,他们没有选择。而当第一个人获得自由的时候,他很自然地逃了出来,他会逃说明显然他在摆脱束缚之前,早就对眼前的世界有所怀疑了,这时所有的人仍和他在同一状态,所有人都怀疑过,只是在束缚之下,在没有自由的情况下,精神的放飞显得比现实的囚禁更加残酷。枷锁是什么呢?枷锁是人类自身的局限性,人不是神,人生下来就不是完美的。灵魂囚禁在肉体之中,而个人又囚禁在社会之中。人是有限的,人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在体

4、能与智能上,人都不是万能的,因而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基本的生存,同时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知识,学得越多,越发现宇宙的浩瀚,自我的渺小,苏格拉底说:“智慧是自知无知。”人类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东西。人类从兽类进化而来,或者说,人类带着原罪降生世间,肉体这个容器,带着许多不好的东西,贪婪、暴力、懒惰、短暂……对于一头兽来说这些都没什么不对的,相反,这正是它们的生存之道。而人受到了灵魂的感召,意识到了自己,人类就开始追求真、善、美,追求永恒,想要向着神去靠近。这就像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与超我,肉体对灵魂有束缚。由于自身的不足,为了克服无力与无知,人和人聚到一起,形成社会。社会通过分

5、工,将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变得强大又效率。但在这一过程之中,个人将自己奉献给了社会,他不再像从前那么独立了,社会给了他生存的保障,但使他遗忘了如何一个人活下去。孤独是和自我并存的,因为没有人能看到我眼中的世界,没有人能体会我心中的感受,当人与人达成一种共识,其实是通过相同的权衡的办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坚持自我,也是坚持孤独,放弃孤独,也是放弃自我。豪猪两难,靠远了可能被冻死,靠近了会扎伤自己。社会在人从兽类带来的劣根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枷锁:财富,地位,荣誉……这些东西所威胁的已不再是个体的生存而是个体的存在。一个社会的制度为我们描绘了它的骨架与经脉,它借此吸收着每一个个体,包括统治阶层

6、,滋养着自己。人类总是不断犯矫枉过正的错误。为了摆脱原始蒙昧的状态而开创文明结成社会,却又过度地将自我投入其中,以至于不断地被同化,就像洞中的人毫无怨言地去接受镣铐和墙上的黑影一样。那么人类文明几千年来最终所孕育的不过是一只巨大饕餮而已。我们在阿波罗面前顶礼膜拜,可望太阳所播撒出的理性,而极端的理性使人变得神经质,缺乏人性的温暖。而当我们同与酒神狄俄尼索斯做作乐时变得放纵沉沦和混乱。比起西方哲学,我觉得东方的哲学更为亲切暖人。老子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在我看来要比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和谐的多,当然对这种无政府的社会而言,生产力将是一大问题,可能人民将始终与严酷的自然作艰苦的斗争。但人

7、民的幸福并不与生产力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在我看来当今的世界,来自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压力早就远远大过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挑战了。总之我觉得,虽然道家与释家提倡的是“无”与“空”,但是在那样一个宁静祥和的气氛中,连种地的老农都能呼吸到人生天地间的从容,又何必挖空心思追究那些让人迷惘又狂热的深邃思辩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机08电气二班080145057朱佳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