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doc

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doc

ID:57848820

大小:6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1

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doc_第1页
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doc_第2页
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doc_第3页
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提出:化学教学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创造思维能力,熟练的表达和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自学能力等。我认为上述诸能力的核心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教会学生创造思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一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必须形成学生对知识内部的诱因,维持他们的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地解决每一个矛盾,以唤起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不断上升到更髙阶段。创造性思维特点是:流畅、变通、精密

2、、独创。其表现有三种类型:复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三是直觉思维。一、发挥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能力。求同思维是从已知条件和目的中寻求唯一答案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思考方向集中于某一方面,即用习惯思维模式,求解新问题。而求同思维的结果又会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用固有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现为人们思维的专注性。在化学教学中要求:弄清概念所包含的要点的内涵和外延。在《摩尔》一一物质的量单位的引入时,从宏观到微观,它是表示微观粒子的重要单位,随着对概念的逐步了解和深入,搞清

3、这个单位含义一一数和量的含义以及它的延伸一一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等。在习题教学中,求同思维可以表现为“多题一解”,这是众所周知的了。二、通过联想、变通,从多层次、多维度去思考,分析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讲完《盐类水解》后,为了巩固和联系强电解质电离和盐类水解这两个概念提出:NaHC03和Na2S04这两种盐,哪个能水解?溶液显酸性?碱性?中性?经过思考有些学生会做出错误回答。此时教师通过演示实验:两种溶液中分别滴人指示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然后再做NaHC03和NaHS04溶液

4、相互反应的实验:发现有气泡产生,最后让学生再联系有关强电解质电离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知识,既澄清了模糊认识,又巩固了新概念。再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化学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运用逆向思维,鼓励学生经常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练习,这样来拓宽解题思路。如:20°C时,饱和CuS04溶液100g,蒸发掉25g水后,再冷却到20°C,问有多少克硫酸铜晶体(CuS04・5H20)析出?(已知20°C时CuS04溶解度20g)设有X克CuS04・5H20晶体析出。解1:可以

5、利用饱和溶液中溶液和溶质关系列出比例式:2(rc时,饱和溶液无水物解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也可列出:解3:也可根据因减少水而析出晶体后,溶质和溶剂关系列出:解题方法因题而宜,常用十字交叉法质量守恒法、差值法、待定系数法、分析讨论法、极值法等。三、对学生还要注意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点是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未经过严密推论和论证,而迅速做出决择的一种思维方法。其作用是能够快速缩小范围,逼近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种常见题型——选择题,其特征就是可能有多个待选答案,解题时,要从问题的整

6、体开始,而又着眼于待选答案的审查分析思考过程中,前后有无矛盾,这样即可达到缩小思维范围,提高解题速度。四、通过开放性试题,创新学生思维。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的不完整性、结论的不确定性,过程的探究性、知识的综合性和思维的不约束性。在解题过程中强化答案的多样化、群体化。提倡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模式解决问题。而学生在认识、分析问题时,往往缺乏全面性,在教学中如能适当设计一些这样的题目,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引导他们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释某些现象、某个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重视他们多样化和创新性答案的形

7、式与内容,即使回答得不够全面,也不能责备而应予以正确引导。另外,生活中有许多逆向思维成功的例子,这个地方没有人穿鞋同样说明具有很大的市场,同样,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也不应该忽视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逆向思维就是在学生的心里中形成一种可逆性,正向思维转化为逆向思维时,途径就由单一性向多向性转化,有时会有柳暗化明又一村的奇迹。有机合成题中由原料设计合成途径制取产物,这类问题的解决往往用到逆向思维来获得解决的有效途径,或者是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相互联系解决问题。有时候逆向思维是创新与成功的蹊径,电能能转化为化学

8、能,就有了电解池;反过来,化学能能转化为电能,就是原电池。逆向思维同样是一种重要的创新思维能力。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抓住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这个核心,运用“激其情、启其思、倡其辨、解其难”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增进学习兴趣和效率等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创新、发展是人类恒久不变的主题,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社会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地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