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doc

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doc

ID:57877753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摘耍目的:探讨头针,体针,推拿对中风偏瘫的影响。方法:将50例屮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分别给予头针,体针配合推拿及传统针刺方法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语言功能、肢体瘫痪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4.0%,与对照组的40.0%比较差异有明显性意义(P<0.05)o结论:头针、体针配合推拿法对中风偏瘫作用显著,是临床治疗中风偏瘫有效的方法之关键词中风偏瘫推拿治疗针灸治疗头针体针中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

2、严重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都不同程度地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生活质量普遍低下,给病人及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笔者在以往科研和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发现运用头针、体针和推拿能明显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和水平,并进行了为期2年的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收治中风恢复期的病例50例,均符合1996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屮风病诊断标准”均为本院针灸科病区住院病例,经CT或MRT检查为脑梗死或腔隙性脑梗死。按区组随机法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

3、小35岁,最大79岁,平均63岁;病程最短6小时,最长18个月;其中轻型4例,普通型16例。重型5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1岁,平均65岁;病程最短12小时,最长14个月;其屮轻型8例,普通型13例。重型4例。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布情况均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o2治疗方法2.1治疗组2.1.1针灸方法:主穴为百会、神庭、上肢取肩❷、肩❷、曲池、合谷,下肢取环跳、足三里、阳陵泉、丘墟、解溪、太冲;语言不利配廉泉。操作方法:①头针选用0.30mmX40mm毫针,百会穴、神庭

4、平刺,得气后行快速小幅度提插捻转(200转/分)。捻转后病人行功能锻炼10分钟。②病人侧卧位行体针,选用1.5-3.0毫针,行提插与捻转手法。2.1.2推拿方法:头面颈项部取太阳、印堂、百会、风池、桥弓穴,一指禅推法为主;四肢部以功能障碍为主,取肩井、曲池、合谷、环跳、委屮、阳陵泉、足三里、绝骨穴,以一指禅推法为主;随后施滚法、拿法、摇法于上下肢并配合肢体被动运动活动;躯干部取足太阳膀胱经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背月俞穴为主,每穴一指禅推2分钟,取背部脊柱两侧肌肉,采用推法透红为度。2.2对照组配穴、针具和刺法同治

5、疗组。以上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前休息3天,共治疗5个疗程,并于治疗前和治疗5个疗程后评定患者的语言及肢体活动水平。运用SPSS软件对两组症状、体征参数及疗效评定釆用Ridi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及数值分析。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参照1996年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公布的“屮风病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以治疗前评分与治疗后评分的百分数折算法来评定疗效,共分4个等级。基本恢复:280%;显著进步:255%,〈80%;进步(含稍进步):210%,<55%;无变化:<10%或病情加重

6、。3.2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由表1见,两组愈显率比较,经Ridit分析(u二2・21,PV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两组语言障碍水平比较,见表2。两组间比较,经Ridit分析,(u=2.09,p<0.05)o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肢体偏瘫水平比较,见表3。两组间比较经Ridit分析,上肢:u=2・36,P<0.05:下肢:u=2.47,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4讨论中风成因或风或痰或气滞血瘀,其疾即成,乂不外乎经脉不畅,经络失和,经筋失养而致半身不遂,舌賽语涩,肢体麻木。针刺的作用在于调整气血阴阳

7、,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气血通畅,邪去正安,经筋的功能才得以恢复正常。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之阳气,头为诸阳之会,百会乂为足太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因此针法以百会穴为主穴。在运用头穴针刺达到最佳效果的基础上,再予以体穴针刺,并将推拿手法融入其中,使针刺真正发挥其起效快的优势,并在中风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有机的组合。头针、体针、推拿与针刺在治疗中风偏瘫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但头针、体针、推拿组在语言及肢体功能恢复上明显优于针刺组。针刺头穴治疗中风偏瘫是祖国医学传统方法的局部邻近取穴与循经取穴的原则。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针刺

8、头部月俞穴能明显改善中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而且其即刻效应显著。推拿头部可以改善颅内的血液供应,建立侧支循环,促进脑出血血块的吸收,降低颅内压,从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一指禅推法等手法可以使血管扩张。局部血流量增加,营养肌细胞,增强肌肉的张力、弹力、耐力,缓解肌肉的紧张度,纠正肌肉萎缩,摇法等手法具有滑利关节、舒筋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