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制备与性质.ppt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ppt

ID:58071882

大小:1.28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9-05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ppt_第1页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ppt_第2页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ppt_第3页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ppt_第4页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氨气的制备与性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氨气与铵盐NH3NH4Cl氮的固定(固氮):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工业合成氨: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雷雨固氮:N2+O22NO放电或高温生物固氮:植物根瘤菌N2铵态氮肥氨气一、氨的物理性质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小;3、易液化(沸点:-33.5℃、制冷剂)4、极易溶于水(体积比1:700)氨气的喷泉实验实验4—8:----氨气的喷泉实验实验4—8:现象:烧杯中的水由玻璃导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以下问题:①烧瓶内为什么能形成喷泉?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的作用?②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

2、形成较大的压强差,烧杯内的水压入烧瓶,形成喷泉。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显碱性的物质。探究与讨论思考与交流喷泉实验若失败,可能的原因有:①实验用的烧瓶不干燥②氨气未充满烧瓶、太少③塞子未塞紧、漏气④由胶头滴管挤入烧瓶内的水太少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干燥、集满、不漏气利用该装置,还有哪些气体也能做喷泉实验?想一想:①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水或NaCl等溶液):②易溶于碱的气体(用碱NaOH等溶液):HCl、SO2、NO2……CO2、HCl、SO2、NO2、Cl2……(1)原理:形成压强差小结:喷泉实验①减少“上瓶”的压强(2)方法:②增加“下瓶”的压强(3)气-液组合可形成喷泉:①水与易溶于水的

3、气体:HCl、SO2、NO2②碱与易溶于碱的气体:CO2、SO2、Cl2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1、与水的反应二、氨的化学性质①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NH3+H2ONH3•H2O△NH3·H2ONH3↑+H2O氨水的性质:(一水合氨)阅读P98[资料卡片]——氨水为什么显碱性?NH3+H2ONH3·H2O大部分少部分②NH3•H2O呈弱碱性NH4++OH-液氨氨水物质类别微粒种类纯净物混合物NH3分子NH3NH3·H2OH2ONH4+OH-H+③氨水的成分:分子:想一想:氨水与液氨有什么不同?NH4+、H2ONH3、NH3•H2O、OH-

4、、H+离子:(极少量)(最多)1、NH3·H2O化学式不能写成NH4OH。2、氨水中除水分子外,含量最多的是NH3·H2O,但求氨水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时,视溶质为NH3。3、氨水密度小于1g/mL,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小。4、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不能用金属容器盛放,一般装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中。注意:NH3+HCl=NH4Cl可用于检验NH32、与酸的反应1、为什么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时会放出白烟2、浓HNO3与浓氨水冒白烟吗?3、浓H2SO4呢?浓醋酸呢?思考:(白烟)2NH3+H2SO4=(NH4)2SO4NH3+HNO3=NH4NO

5、3NH3+CH3COOH=CH3COONH4NH3+CO2+H2O=NH4HCO3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写出NH3与硫酸、硝酸、醋酸、CO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HNO3的第一步反应)4NH3+5O24NO+6H2O催化剂△3、氨的还原性(与氧气的反应)还原剂氧化剂20e--3+20-2-2课本P98思考与交流四.氨的实验室制法(3)装置:(5)收集:(6)验满:(7)尾气吸收:(1)试剂:(2)原理:固+固→加热型向下排空气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蘸浓盐酸的玻璃棒冒白烟(与氧气的制取装置相同)酸溶液或水(装置处理)氯化

6、铵晶体、消石灰固体2NH4Cl+Ca(OH)2=CaCl2+2H2O+2NH3↑(4)干燥: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可否用CaCl2)1、棉花的作用:防止与空气形成较快对流,提高集气的速度和纯度。2、干燥氨气的常用试剂: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注意:无水CaCl2不能干燥NH3(形成CaCl2·8NH3)注意:其他方法:用浓氨水制氨气NH3·H2O==NH3↑+H2O浓氨水浓氨水CaO或NaOHNH3·H2O===NH3↑+H2ONaOH或CaO氨(氮肥:尿素及铵态氮肥)化工原料(生产硝酸等化工产品)制冷剂五、氨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课本P99氨的用途铵态氮肥六、铵盐1.物

7、理性质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1)铵盐受热易分解2.化学性质NH4Cl==NH4HCO3==△△NH3↑+HCl↑NH3↑+H2O↑+CO2↑2NH3↑+H2O↑+CO2↑(NH4)2CO3==△规律:铵盐受热易分解,一般生成NH3。硝酸铵的受热分解反应复杂(氧化还原反应)铵盐的保存: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受热分解,试管壁上有固体生成。(2)铵盐与碱反应NH4NO3+NaOH===NH3↑+H2O+NaNO3△NH4Cl+NaOH===NH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