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对策浅析.pdf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对策浅析.pdf

ID:58302239

大小:214.06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2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对策浅析.pdf_第1页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对策浅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对策浅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堕NO.05T姗EDUCATION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对策浅析沙鹏飞乔立新摘要:道德信仰教育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水平,要在“道”的高度来认识和教育即是信仰的高度来教育。学校对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往往有所欠缺,会形成一种模式教育,根据书本知识的一种模式教育。其实,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回归生活世界,以生命和人为双重坐标的新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信仰,并努力提高自己。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

2、672—8181.2015.09.082信仰是道德的行而上学的基础,表现为对道德法则的敬畏和在现实社会里,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既要教育个人,是“为人尊重,这是一个高尚的道德精神形成的基本前提,也是道德的最教育”,同时教育又要依靠人,是“人为教育”。所以,大学生道德高目标和最高境界。美国作家爱默生曾说:“信仰在于肯定灵信仰教育体现在它要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又要依靠社会。换魂。”人从精神和行为上的终极依据是人的信仰,其主要意义是追句话说,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素质求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而信仰的作用是能够超越自我,不再有罪的大

3、学生,通过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来使得人的全恶之心,同时信仰也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能够使得我们实现存面发展。其最直接功能就是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改善大学校在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最高目标和理想是培养人的灵魂,从某园的道德环境,从而改善社会道德环境,这将有利于大学生与社种层面上来说,信仰与教育有着内在必然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会的关系协调,可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在现仰是教育的天然要素。道德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统一的问题,被道实生活中能够体验美好生活,精神上得到愉悦,最终达到全面发德信仰很好的解决。道德信仰的形成,不是某个个

4、体纯粹的先天展的目的,这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价值和目的。所以,大学生道条件形成的,而是这个个体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下,通过自己的情德信仰教育是对道德的一种创造性运用,体现的是个人价值与社感与行为和认知等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当前,大学生人群会价值的相统一。中部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唯我中心的意识,对当代大学生道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统一德信仰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那些唯我主义,虚无主义,在我国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中,存在教育内容相对过重、教功利主义等,更是使得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无信仰化。面对这一育期望相对过高与学生能力相对不足、教育预期效果相

5、对不明显紧迫现状,如何培育大学生道德信仰,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提高大的现实矛盾。当前,在学校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事实上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去唯我主义教育,去功利主义教育等,已经在着不平等的关系,这就造成了教育者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高校作为系统单向式的灌输,而受教育者则是坐在下面成为了被驯服的工具。的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和主要渠道,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成了“美德之袋”。所以这种道德教育的方式,往往是流于形式,负有重要的使命。学校的本质应该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从人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感到力

6、不从心。而这种力不从心,的发展来看,“培养成才”应该是大学的首要责任。而培养成才最一方面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技能方面的能力有限,因为传授大学生主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道德信仰的教育和培道德信仰教育课的老师整体上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数量相对不养。所以,学校对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生活世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学生在学界的本身,大学应该注重人文关怀的教育,以新人本主义为指导校的课业负担较重,学生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主干课”原则,以此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信仰,并努力提高自上,很少有时问和

7、精力放在德育课上面,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接己。受德育教育的时候表现能力有限。1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现代道德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不但要满足大学生本人的发展需求,同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共生的关系,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人时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价值主体上看,大学生自身的价值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其个性和自由方面的权利,都应该是属于个人价值,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则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这样,将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受教育者的积与社会价值相互依存,不能偏倚。马克思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极

8、性,同时会提高教育者积极的创造力。但是,又不能简单的强身”,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之为人的必然追求,追求个人价值充分体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因为这样将会大大削弱教学中教育工作现是人之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