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硝酸和氨3.doc

硫酸、硝酸和氨3.doc

ID:58409961

大小:4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0

硫酸、硝酸和氨3.doc_第1页
硫酸、硝酸和氨3.doc_第2页
硫酸、硝酸和氨3.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硫酸、硝酸和氨3.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硫酸、硝酸和氨(3)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能力目标】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道德情感目标】1、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2、重视环境教育,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难点】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三、教学器材投影仪四、教学方法与过程:探究式教学,实验总结法[知识补充]:介绍氨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氨易液化,液化的同时放出

2、大量的热。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常用作致冷剂,举例说明液氨的用途。如:首都体育馆的制冷设备。[迁移试问]:NH3和H2O互溶解的情况如何?[实验演示]:演示【实验4-8】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下列问题:(1)烧瓶内为什么会形成喷泉?(2)溶液为什么变成红色?[强调指出]:只要能够引起烧瓶内气压迅速下降的情况,都可以产生喷泉。[深化知识]:氨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即一水合氨,是弱碱,氨水具有碱性。它能够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NH3+H2O⇌NH3·H2O⇌NH4++OH-NH3·H2O

3、⇌NH3+H2O氨与酸反应,演示“魔棒生烟或者空杯生烟”,并加以解释。NH3+HCl=NH4Cl补充NH3与O2的反应:4NH3+5O2=4NO+6H2O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氨的催化氧化。铵盐的不稳定性:参照课本内容铵盐的检验:加强碱共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能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方程式训练。NH3的实验室制法:展示装置,2H4Cl+Ca(OH)2=CaCl2+2H3+22O补充实验室快速制取NH3的方法:(1)加热浓氨水制氨气。在烧瓶中加入2~4mL浓氨水,加热即可得到氨气。此法也可用于做喷泉实验。(2)在常温下,用浓氨水

4、与固体烧碱混合制氨气。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固体氢氧化钠(约一小药匙),按下图所示安装好装置。将浓氨水慢慢滴入锥形瓶,待冒出较多的气泡时,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氨气。实验时要控制好浓氨水的滴入速度,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开得太大,以免产生氨气过多而冲开锥形瓶的塞子。此法的装置和操作都很简便,而且制得的氨气浓度也比较大,做“喷泉”实验效果比较好。现象: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制取氨气实验装置图如下:介绍NH3的用途。自学大自然中氮的循环。课本【思考与交流】。氮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之

5、一。所有生物体内均含有蛋白质,所以氮的循环涉及到生物圈的全部领域。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一种元素,在大气中约占79%。氮在空气中含量虽高,却不能为多数生物体所直接利用,必须通过固氮作用。固氮作用的两条主要途径,一是通过闪电等高能固氮,形成的氨和硝酸盐,随降水落到地面;二是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可使氮气转变为硝酸盐等。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铵离子(铵肥)和硝酸盐,并经复杂的生物转化形成各种氨基酸,然后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动物以植物为食而获得氮并转化为动物蛋白质。动植物死亡后遗骸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铵离子(NH4+)、硝酸根离子

6、(NO3-)和氨(NH3)又回到土壤和水体中,被植物再次吸收利用。[例题分析]:1、氨水与液氨有什么不同?(液氨是纯净物,只有氨分子。氨水是混合和,其中有NH3·H2O、NH3、H2O、NH4、OH。)2、已知A、B、C、D是短周期中的4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又知,①B单质在高温下可从A与D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中置换出A,同时生成化合物BD,②A、C、D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水溶液显酸性,③B、C均能与D组成原子数比为1∶1和1∶2的化合物。(1)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7、2)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还原CuO,生成Cu、C单质及A与D形成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补充习题:下图为喷泉实验装置图。若大烧瓶内充入的为干燥NH3,要使喷泉形成表中的各种颜色,请写出A溶液里溶质(如能用有关离子表示,请写出离子符号)的名称或离子符号。编号A溶液颜色B溶液颜色A溶液中溶质①无色红色②黄色棕褐色浑浊③红色黄色④无色乳白色浑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