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艾灸宣传课件

治未病艾灸宣传课件

ID:5857606

大小:3.03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7-12-14

治未病艾灸宣传课件_第1页
治未病艾灸宣传课件_第2页
治未病艾灸宣传课件_第3页
治未病艾灸宣传课件_第4页
治未病艾灸宣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未病艾灸宣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遵义市中医院针灸科治未病宣传课件艾灸-在治未病中的运用灸法的作用灸法的作用大体上说有以下四点(一)温经散寒(二)扶阳固脱(三)消瘀散结(四)防病保健灸法作用机制介绍现阶段认为灸疗作用机制与以下5个方面有关。1、局部刺激作用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首先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

2、、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2、经络调节作用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3、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4、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   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

4、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灸法的分类1艾炷灸(moxibustionwithmoxacone)(1)直接灸1)瘢痕灸2)无瘢痕灸(2)间接灸1)隔姜灸2)隔蒜灸隔姜灸3)隔盐灸4)隔附子饼灸2艾条灸(1)悬起灸1)温和灸2)雀啄灸3)回旋灸(2)实按灸1)太乙针灸2)雷火针灸实按灸3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每次燃

5、烧枣核大艾团1-3团。本法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4温灸器灸(二)其他灸法1灯火灸灯火灸是灸法之一。指用灯草蘸植物油点火后在穴位上直接点灼的灸法2天灸(1)白芥子灸(2)蒜泥灸(3)斑蝥灸第二节灸法艾灸的操作规程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2.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3.灸法:①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皮肤3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②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3cm左右,左右来

6、回旋转移动,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4.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烧伤。观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体位不适。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衣物。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后,协助患者衣着,安臵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7.清理用物,归还原处。艾灸在慢性疾病及常见病中的应用一、高血压。艾灸降压用之得当降压很迅速,有时比药物降压见效更快,且不致使血压降至过低。因艾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高血压下降,使低血压升高艾灸穴位:涌泉穴。位置:约当足底前中1/3的交点。当第2、3跖趾关节稍后处。

7、该穴温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温灸涌泉穴,对温通血脉,促进血运有很大帮助。方法:每晚睡前,患者洗脚后平卧,艾灸条每次1支,截成两段,由他人点燃对准穴位,左右两穴灸完为止每日1次,勿烫伤。7天为1疗程,休息2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可连灸3~5个疗程。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居人身之最低位,灸之可引热下行,调和阴阳,使血压趋于正常。二、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指血中脂质成份过高,属中医“痰浊”、“痰湿”范畴,与五脏中的脾虚直接相关。临床上多采用药物、针刺等降脂法艾灸治疗时可选脾胃经的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配合神阙、关元、气海、悬钟、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

8、.5寸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