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22木兰诗》word教案(5).pdf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22木兰诗》word教案(5).pdf

ID:58625983

大小:102.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17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22木兰诗》word教案(5).pdf_第1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22木兰诗》word教案(5).pdf_第2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22木兰诗》word教案(5).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上《22木兰诗》word教案(5).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木兰诗》第二课时三、合作探究——解读文本1、品读探究1)、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木兰为什么要停机叹息,她想到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答: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毅然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表现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的性格。2)、从全文看,写木兰停机叹息写出了什么?答:木兰停机叹息,引出母女的对话,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3)、第3自然段写“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2、?答:运用排比手法,表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井然有序。4)、第3自然段写“旦辞⋯⋯暮宿⋯⋯不闻⋯⋯但闻—⋯辞⋯⋯暮至⋯⋯不闻⋯⋯但闻⋯⋯”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答:运用对偶,反复咏叹,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了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了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精针密线地刻画出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起的特殊矛盾。5)、作者如何写出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运用什么修辞手法。答:(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运用夸张

3、,描写木兰的雄姿:她身着戎装,跨着战马,随军出征,穿过一道道关,飞越一座座山,千里迢迢向前线进发。(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农。”运用对偶,描写边塞军营荒寂寒的夜景。(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对偶、互文。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6)、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7)、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排比、表现

4、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8)、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9)、分层并用简洁语言概括段落大意:答: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叙述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详)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概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略)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叙述木兰还朝辞官。(详)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叙述木兰回乡与亲人团聚。(详)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附文,吟唱着对木兰的赞词。(略)10)、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军缘由(

5、详写)出征前的准备(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1、评说人物《木兰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妇女形象?1答:花木兰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代父从军、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谨慎机敏、不慕名利、不失劳动人民本色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爱国)3、领悟内涵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

6、向往。四、延伸拓展——跳出文本1、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用第一人称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2、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请同学们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篇600字作文。五、朗读——回归文本本诗歌语言的口语化,突出了民歌特色。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全诗气势酣畅,读来琅琅上口。朗

7、读课文,朗读时注意有节奏,声音响亮。六、课堂小结《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

8、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七、附一:浅析《木兰诗》中的互文手法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用两个位置相对而意义有别的词语来表达同一内容,使其相互补充、相互映衬。《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现将《木兰诗》中互文手法的运用例析如下: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东、西、南、北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