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课后反思沪教版.docx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课后反思沪教版.docx

ID:58728238

大小:66.3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0-01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课后反思沪教版.docx_第1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课后反思沪教版.docx_第2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课后反思沪教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大竖琴课后反思沪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竖琴课后反思《大竖琴》这篇课文是我作为学校80后开课上的一篇课文。为了上好这篇课文,我花了很多时间来研读它。从《大竖琴》的整体上来讲,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桥的外形和桥上来往车辆发出的声音来联想到大竖琴,把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比作大竖琴,让小朋友更直观的感受的上海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也是紧紧围绕这个主线展开的。首先,我是通过一段大竖琴的音乐来引入课题的,伴随着音乐简单地对大竖琴做了一个介绍,为后文将两座大桥比作大竖琴做一个铺垫。为了解决两者到底像在什么地方?我将琴弦和大桥的斜拉索通过flash动画,让学

2、生清晰地看到桥的外貌和大竖琴十分相似。而在另外的一个相似点的处理上,我选择了让学生边观看图片,边听桥上的川流不息的车声来联想,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答出:大桥上车子很多很多,说明上海的进步也很大很大,发展很快。我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引导。大桥的车水马龙反映了上海的发展,那些声音就好像大竖琴在演奏,它弹奏的就是上海发展进行曲。在层层推进中,学生很快能进入状态,都会发出不谋而合的赞同声。从这个角度讲,这样的设计是比较好的。其次是生字教学。对于生字教学我基本沿用了以前的课文学习方法,进行随文的单个教学。评课时,陈老师对此加

3、以了提点。我也深有体会,觉得这样很不恰当。因为这个单元不像前面几个单元生字比较多。进行单个教学时间花了很多,导致其他方面的时间就显得很长促,而且字字落实,又字字详实,就不能做到重点突出。第二个问题就是,生字环节基本是我在教,学生学,总是我引着他们,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其实事后我发现学生是有能力自己讲出来的,所以要相信学生,有些简单的识字应该放手交个他们自己学习。最后就是朗读。这篇课文的朗读,我安排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形式也很单一化。基本处在齐读和师带读。所以评课的时候钱校长和陈老师都响我做了点评,指出:这个单元的

4、叫做“看拼音读课文识字”,所以读课文是这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要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在努力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朗读带有情感。我觉得提醒的很有必要。在之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由于这是一个新的单元,与以前的课文不同,难度也有了很大提高。在认真备课,和细致地摩课以及深入地评课中,让我知道了如何把握这个单元的教学。所以这节课让我收获很大,对我的教学帮助也很大。沪教版:《大竖琴》课后反思1、借助媒体助理解通过媒体辅助,让学生的感官得到视觉和听觉的触发,帮助学生理解大桥所弹奏的曲子就是汽车喇

5、叭声、轮船汽笛声的协奏曲,能够感受到上海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通过朗读传达对家乡——上海的喜爱、热爱之情。2、注重识字显自主鉴于学生对识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积累,本课识字活动侧重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朗读及时巩固。学生也能够根据生字特点巧妙识字。3、侧重朗读重体会朗读有利于学生对书面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教学中,通过个别读、比赛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学生通过听、看、信息的交流,对上海的变化,取得的成就有了进一步了解,感受到上海在前进,使学生心中自然而然涌起为家乡上海而喝彩,为自己

6、是上海人,为生活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而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4、巧用资源促豪情教师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所带来的便利,鼓励学生收集各种信息,促使学生了解家乡上海这几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上海日新月异的改变,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豪情。5、课堂教学显活泼教师能够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巧妙开设活动游戏“活力体操”,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增长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