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df

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df

ID:58944795

大小:25.6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7

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df_第1页
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df_第2页
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df_第3页
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洗手目的:减少通过医务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所致的外源性感染,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二、常用的名词术语1、洗手:用不含抗菌剂的普通肥皂(或皂液)进行流动水洗手,仅能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2、手消毒:指用含抗菌剂肥皂或消毒剂擦手的过程。3、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或外科手消毒的总称。4、外科手消毒:清除或杀灭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5、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很容易被清除,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物体表

2、面可获得,可通过手传播。6、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者,不容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7、手消毒剂:用于杀灭残留于手部及皮肤上的细菌,包括暂居菌和部分长居菌。8、速干手消毒剂:含有乙醇和护肤成分,并应用于手部以减少手部细菌的消毒剂。9、明显污染的手:是指医务人员手上有可见污物或有病人的蛋白性物质、血液或体液(粪便或尿液)等污染。五、一般手卫生方法:(一)洗手指征: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需要洗手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或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当医务

3、人员的手有可见污染或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3、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4、处理污染物品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5、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后。6、接触伤口前后。7、护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二)洗手方法..1、打开水龙头,在流动水下冲洗手部2、取适量的清洁剂(肥皂或皂液),均匀地涂抹双手3、认真揉搓双手,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具体步骤为: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④、右手

4、握住左手大拇指手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⑤、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也有将洗手分为七步,即增加清洗手腕。4、流动水下彻底冲洗。5、用一次性纸巾或消毒毛巾彻底擦干六、外科手消毒方法:(一)、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操作和戴无菌手套之前。(二)、步骤:1、外科洗手之前应摘除手部包布物、修剪指甲。2、取适量的皂液或清洁剂清洁双手,前臂上臂下1/3。3、在流动水下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4、用消毒毛巾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5、5、取适量的手消毒剂使用海绵揉搓双手,海绵一用一消毒,持续揉搓直至彻底干燥,时间一般为2—6分钟。七、手卫生标准医疗器械的分类及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一)、医疗器械的分类1、高度危险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血流系统或血液从中流过的物品,一旦被污染感染的危险性较高。如:外科器械、血管(介入)导管、移植物、活检钳、腹腔镜、透析器、口腔科接触病人伤口的器械和用品,各种穿刺包等,必须灭菌。2、中度危险物品:与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并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物品,微生物污染后可选成中度危险。如:体温表氧气温化瓶、呼吸机管

6、道、胃肠内镜、气管镜、麻醉机管路、压舌板、喉镜、便器等必须高水平消毒。..3、低度危险物品:仅与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一般情况下无害,若被大量微生物污染时可选成危害。如:血压计、听诊器、餐具、地面桌椅、被褥、病历夹、门把手、小龙头等,低水平消毒或清洗。(二)、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险程度,消毒物品的性质、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与使用剂量。1、耐高温、耐湿物品及器材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2、怕热、怕湿和贵重物品应选择低温甲醛蒸汽灭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要配有专用设备)3、消毒

7、灭菌剂浸泡:应选择对金属腐蚀性小的消毒灭菌剂。在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因为生产厂家不同,它的使用范围也不同,应注意使用浓度、使用范围、时间、方法、有效期、特性(挥发、腐蚀等)。如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它的使用浓度为2%,消毒时间20—45分钟,灭菌时间为10小时,加入防锈剂后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14天(浓度≥1.8%),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故不能做皮肤消毒。经消毒灭菌后的医疗器械,使用前以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再使用,用于浸泡的容器必须洁净密闭,使用前先经消毒处理。标准预防:一

8、、基本概念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病人使用的一种预防,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护人员,又要防止医护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强调双向防护。二、具体方法与措施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病人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主要措施如下:1、手卫生2、戴手套3、正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