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189.11-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pdf

DB13∕T 5189.11-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pdf

ID:58965283

大小:321.13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9-16

DB13∕T 5189.11-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pdf_第1页
DB13∕T 5189.11-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pdf_第2页
DB13∕T 5189.11-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pdf_第3页
DB13∕T 5189.11-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pdf_第4页
DB13∕T 5189.11-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3∕T 5189.11-2020 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 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X04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5189.11—2020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2020-06-28发布2020-07-28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3/T5189.11—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DB13/T5189《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的测定》共分12个部分:——第1部分:亚硝酸盐的测定;——第2部分:二氧化硫的测定;——第3部分: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5种有机溶剂残留的测定;——第4部分

2、:辣椒提取物中砷、铅、镉、铬、汞的测定;——第5部分:万寿菊提取物中对氧基苯胺的测定;——第6部分:万寿菊提取物中乙氧基喹啉的测定;——第7部分:天然番茄红中苯并[α]芘的测定;——第8部分:辣椒提取物中苏丹红的测定;——第9部分:辣椒提取物中叔丁基对苯二酚的测定;——第10部分:辣椒红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第12部分:甜菊糖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本部分为DB13/T5189的第11部分。本标准由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

3、份有限公司、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清河食品药品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远欣、石文杰、张兰天、栗星、王婷、艾连峰、王如景。IDB13/T5189.11—2020天然植物提取物中危害成分检测第11部分:叶黄素中苯的测定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叶黄素中苯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叶黄素中苯的测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

4、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原理试样溶解于DMF溶剂后,采用顶空进样器进样,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器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定性离子对定性,定量离子对定量。4试剂和材料4.1试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C3H7NO):色谱纯。4.2标准品苯(C6H6,CAS:71-43-2):纯度大于99.0%,或具有标准物质证书。4.3标准溶液配制4.3.1苯标准储备溶液(1000mg/L):称取苯100mg(精确至0.01mg),用DMF定容至100mL,摇匀,4℃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5、4.3.2苯标准中间工作溶液(10mg/L):准确量取1000mg/L苯标准储备液1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DMF定容,4℃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4.3.3苯标准系列溶液:分别量取DMF6mL于20mL顶空瓶中,再移取0.01mL、0.03mL、0.05mL、0.1mL、0.2mL中间工作液(10mg/L)至20mL顶空瓶,涡旋混匀,上机测试,同时做标曲空白,现配现用。5仪器和设备1DB13/T5189.11—20205.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配顶空自动进样器和EI离子源。5.2电子天平:感

6、量为0.1mg和0.01mg。5.3超声波清洗器。6分析步骤6.1试样制备称取样品0.1g(精确至0.1mg)于顶空瓶中,加入6mLDMF溶液,超声,摇匀,待测。6.2气相色谱-质谱条件6.2.1气相色谱条件气相色谱条件如下:a)色谱柱:HP-5MS石英毛细管柱,长度30m,内径0.25mm,膜厚0.25µm,或性能相当者;b)进样口温度:200℃;c)程序升温:初始柱温40℃,保持3min,以10℃/min升温至60℃,保持1min,再以45℃/min升温至190℃,保持2min;d)载气:氦气(纯

7、度≥99.999%),流速1.0mL/min;e)进样量:1mL;f)进样方式:分流进样g)分流比:50:1。6.2.2自动进样器条件自动进样器条件如下:a)温度:加热箱82℃,定量环100℃,传输线105℃;b)时间:GC循环时间15min,样品平衡时间60min,压力平衡时间0.1min,进样时间0.5min;c)样品瓶:摇动3次;d)载气:氮气。6.2.3质谱条件质谱条件如下:a)色谱与质谱接口温度:200℃;b)离子源温度:230℃;c)离子源类型:电子轰击离子源(EI);d)碰撞室气体:氮气

8、(纯度≥99.999%);e)电离能量:70eV;f)监测方式: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保留时间及监测离子对见下表。化合物名称特征离子定量离子苯78、77、51786.3测定2DB13/T5189.11—20206.3.1定性在仪器条件下,试样待测液和标准品的选择离子色谱峰在相同保留时间处(±0.5%)出现,并且对应质谱碎片离子的质荷比与标准品一致,其丰度比与标准品相比符合:相对丰度>50%时,允许±20%的偏差;相对丰度20%~50%时,允许±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