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新思维.doc

写作教学新思维.doc

ID:59058544

大小: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0-29

写作教学新思维.doc_第1页
写作教学新思维.doc_第2页
写作教学新思维.doc_第3页
写作教学新思维.doc_第4页
写作教学新思维.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写作教学新思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写作教学新思维——2011版课程标准的解读特级教师魏星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后,写作的地位更加突出。与“实验稿”相比,新版课标的写作设计理念、框架不变,但回应了实践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认真梳理课标,笔者从中提炼出以下几对关键词:第一对关键词:写话、习作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是课标修订时着重强调的。从第一学段“写话”,到第二、三学段“习作”,再到第四学段“写作”,这不只是名称的改变,而是

2、一个新的发展路径的设计。这样定位、设计,学生“愿意”、“高兴”、“能够”、“容易”进行书面表达,降低了起始阶段的门槛。当下,有些教师操之过急,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盲目的提前,处理不好会坏了孩子们一辈子的写作兴趣,削弱他们对母语的感情。在初学习作这个阶段,追求“乐于表达,易于表达”的价值取向,培植儿童的兴趣和信心,我认为重于“黄金”。对于三到六年级的习作,也要坚持“用童心写童言”,不要盲目拔高。要准确把握各学段的目标,切实做到“心中有标,目中有人”。课标提出了四大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创造力。四大能力的培养不可分割,整合在写作实践中完成。为了便于研究,笔者试着将各学段

3、目标分解如下:项目第一学段(写话)第二学段(习作)第三学段(习作)观察能力留心周围事物。观察周围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思考能力注意想好了再写。在选材、构思、评改等环节,能够有意识地思考。在选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有意识地思考,具有初步的理性思维。表达能力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注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清楚。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文从字顺。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根据表达需要,

4、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能修改自己的习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创造能力强调兴趣,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对比,我们就更能领会儿童写作的含义。拿“写话”来说,就是根据给出的情境,“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运用已学的词语,把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就行了。词句的积累及衍生能力,这是写话的基础。有首小诗《我学写字》:“当我写上‘小绵羊’一下子,树呀,房子呀,栅(zhà)栏呀凡是我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弯卷起来了,像羊毛一样\当我拿笔把‘河流’

5、,写上我的小练习本我的眼前就溅起一片水,还从水底升起一座宫殿……”每个词语都是有形象、有情感、有生命的。可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天天在学语言,却词语匮乏、枯燥、无趣,就像夹在书页当中的干枯叶片,词语没了生命力。要加强写话教学,首先要活化词语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心理词典”,注意提取、运用这些词语,把消极词汇转成积极词汇。再拿“习作”来说,到了第三学段才要求“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可是有的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选择词语进行联想。这些目标与内容的设计,都值得深入领会,并在教学中认真落实,特别注意不要提高阶段目标,增加学生的难度和负担。第二对关键词:自主表达、有创意的表达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

6、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的对学生习作的“束缚”很多,如过分强调“有意义”,空话、假话、套话就发生了;过分强调技巧,比如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作文也就远离了人物的心灵。课标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作文要贴近学生自我,贴近学生自我的心灵。偏离了这个方向,作文教学也就被异化了。一位老师教学《我喜欢的一张照片》,学生们把喜欢的照片带来了,还没上课,他们就说开了。一位学生眉飞色舞地说:“这张照片是我给爸爸照的。那天是爸爸生日,可他并不知道,他对过生日向来很潦草。那天爸爸一大早就出去了

7、。我和妈妈忙开了……到了晚上,终于有人来敲门了,是爸爸!爸爸看到点燃着的生日蜡烛,惊得‘啊’地叫出声来。说时迟,那时快,我一按快门,就留下了这张照片。”说到这里,这个学生做出了个拍照的架势。上课了,在出示话题后,教师进行方法指导:“怎样把照片的来历说清楚、说具体呢?告诉同学们一个方法,就是要交待‘四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巧了,教师喊到了上述那位眉飞色舞的同学。这位同学得意极了,还没站稳,就开始说了:“这张照片是我给爸爸照的……”“时间?”老师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