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与创新实践.docx

创造学与创新实践.docx

ID:59060949

大小:18.4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0-29

创造学与创新实践.docx_第1页
创造学与创新实践.docx_第2页
创造学与创新实践.docx_第3页
创造学与创新实践.docx_第4页
创造学与创新实践.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造学与创新实践.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造学与创新实践》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创造和创造学1.创造的特征性定义:创造就是人们所从事的能够提供新颖的,有价值的事物的活动。2.创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发现、发明、创新和创作。3.创造学的基本原理:v人人都有创造潜力v人的创造潜力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和创造实践而被激发出来、转化为外显的创造力并不断得到提高v当今世界不是完美无缺的,需要人们去创造而变得更加完美。4.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创造力潜能转化为已经呈现出来的创造力的资源需要六项,主要是智慧、知识、思维形态、人格、动机、环境情境5.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必须要有三种智慧:l能产生新构想的综合智慧l能认清问题、发现问题、调度资源以及评价构想价值

2、的分析智慧l能根据别人的批评知道如何宣传、改进自己构想的实用智慧6.创造力测评的主要作用有:v鉴别预测作用v选拔作用v培养作用7.在实施创造力测评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v正确对待创造力测评v选择的测评工具应能反映出创造力的公兴河复杂多样性v选择恰当的主测者v客观科学地解释结果8.创造力测评的主要类型:v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测评v创造性人格的测评v创造产品的测评v综合测评9.创造力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思维流畅性(思考速度)、思维的灵活性(思考的广度)、思维的独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10.人们测量创造产品的最普遍的方式就是使用外部测评(专家测评、教师测评和公众测量技术),外部测评所遵循的步骤为

3、:l选择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的评价者l评价者对产品进行独立的评价l评价时要同时对多个预先确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衡量和权衡l根据对象的年龄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l随机安排评价产品的顺序,避免产生顺序效应11.创造力开发的途径:① 加强学习,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积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创造力② 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③ 培养创造性人格,提升创造能力④ 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创造能力的提高⑤ 培养有准备的头脑,抓住机遇,提高创造力12.知识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v知识是创造力的基础。创造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知识如同大厦的基础,地基约扎实,建成的大厦越坚固。在创造活动中,知识可

4、帮助一个人创造出新的作品,它使你免去了重新发明的物质风险。v过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会阻碍创造力的发挥专业知识和经验是对过去研究事实的提炼和总结,它对进一步的创造活动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一味的拘泥于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会影响创造力的发挥和创造活动的开展。在一些情况下,拥有过多的专业知识可能会变成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它可能使你陷入已有知识的架构而不能看见更富有价值的东西。由上可知,知识和创造力不一定成正比,知识和创造力之间既是统一(创造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又矛盾(知识太多又可能会束缚创造力的发挥)的关系。13.创造力的发挥不仅要求人们有较高的知识水平,还要求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v一定的基础

5、知识v深厚的专业知识v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v哲学知识v方法论知识各自的作用:基础知识为创造活动提供主体框架;专业知识在创造活动中起到源作用,接受和整合外来信息,确定创造方向;哲学知识对创造方向和姿态起主要调控作用;方法论知识和创造技法知识为创造活动提供辅助手段,保证其顺利完成14.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创造性的积极影响主要有:l对流畅性的影响。人们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就要在头脑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设想,知识面月光,掌握得越扎实,可供提取的信息就越多,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散出许多思维结果l对变通性的影响。要使思维从一个维度向另一个维度转换,实现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跨越,就必须以丰富的专业、基础知

6、识和纯熟的创造技法知识为先决条件l对新颖性的影响。缺乏专业知识使创造才能枯竭,缺乏哲学知识可能迷失创造方向,为掌握创造技法知识使人思维禁锢。三者具备才能对实践要求和研究动态进行全面分析,瞄准空白点,创造出既新颖又有价值的东西l影响创造优势。专业知识领域的宽窄和水平的高低、前沿知识的精尖成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创造优势。创造活动的成败往往由知识结构上的一点点差距造成的。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一个只知道自己专业内知识而其他知识很少的人,其创造性是很难重返发挥,也不利于创造出新的知识。15.培养观察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l用熟悉的眼光看熟悉的事物-----部放过任何

7、细节l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事物----发现问题l用熟悉的眼光看陌生的事物----进行类比、想象l用陌生的眼光看陌生的事物----探索、深思16.德国创造教育家海纳特提出高创造力人才应具备以下个性特征l不受利己主义干扰,即不竭力追求强权、威望和功绩l不受冲突、畏惧和强迫的干扰,即勇敢坚持真理,不怕冒风险l不受紧张刺激的干扰l减少不必要信息的输入,即克服不必要信息的干扰,专心于自己的事业l与集体协作对话l自我与对象的统一l扩展个性17.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性人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