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文化和其他学科渗透-文档.doc

浅谈数学文化和其他学科渗透-文档.doc

ID:59184349

大小:1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9-10

浅谈数学文化和其他学科渗透-文档.doc_第1页
浅谈数学文化和其他学科渗透-文档.doc_第2页
浅谈数学文化和其他学科渗透-文档.doc_第3页
浅谈数学文化和其他学科渗透-文档.doc_第4页
浅谈数学文化和其他学科渗透-文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文化和其他学科渗透-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文化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小学数学《标准》明确提出总体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可见,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的基础学科。数学的精神、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看问题的着眼点,又体现出数学不是单纯的演算习题的训练,它包涵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有它独特的数学文化

2、。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实现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让数学文化的魅力尽情展示。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去做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现从以下几方面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与语文学科的渗透浅谈数学文化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小学数学《标准》明确提出总体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

3、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可见,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的基础学科。数学的精神、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看问题的着眼点,又体现出数学不是单纯的演算习题的训练,它包涵着丰富的文化意味,有它独特的数学文化。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渗透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实现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让数学文化的魅力尽情展示。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去做呢?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现从以下几方面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1与语文学科的渗透  笔者教过很多年的语文,知

4、道三年级学生开始学写作文,日记是他们每天必做的功课,也是他们头疼的功课,他们往往没事可写,无话可说,但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有胡编乱造,要么千篇一律,要么东抄西抄,达不到写日记的效果。而三年级上册的《测量》,学的都是些抽象的单位名称,学生学得无味,老师教得辛苦。而且学过以后学生还容易忘记。针对这种现象,笔者尝试让学生回家测量家里熟悉的东西,记录所测的数据,并且以《我做小小测量家》为题,写一篇数学日记。要求学生把这些数据写进自己当天的日记里,检查时发现很多好的数学日记。比如有个同学是这样写的:“今天数学老师叫我们回家测量身边的东西,我先量了

5、我的书桌,高78厘米,桌面是个长方形的,长39厘米,宽65厘米。又拿来米尺量量我的文具盒,文具盒是个长方体的,长21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我拿着米尺到处量,爸爸见了,说:‘你来量量我的身高,怎么样?’,我高兴地跑过去,爸爸那么高,我那么矮,够不着爸爸的头,怎么量啊,我想了想,就搬了条凳子,爬上凳子,就够到爸爸的头了,可是米尺也短了,我就量几次,量一下是二十厘米(我的米尺二十厘米长)。量一次在爸爸的衣服上或裤子上做个记号,我的米尺二十厘米,量了八下还有十三厘米。爸爸的身高是:8个20,再加上13等于173厘米。接着我又量了妈妈的身高是1

6、59厘米。爸爸妈妈还夸我量得很准呢,今天做测量真好玩!”。孩子用一双数学的眼光看待熟悉的事物,把日记写得语句流畅,朴实自然。  笔者鼓励学生平时多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不定期地写写数学日记,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延伸了数学课堂的生命力,拓宽了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更主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了日记言之无物的难题。  2 与美术教学的渗透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是小学数学“空间和图形”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是个难点,《目标》指出:“空间观念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

7、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想像、情境描述等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的重要手段。”  如三年级上册内容:《四边形》,笔者认真解读目标和文本,发现课本上七巧板的内容是可以挖掘的资源,利用学生对美术感兴趣的特点,笔者尝试着把数学课的知识放到美术课上来探讨,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图形的特点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课前笔者做了一个七巧板,一上课就把七巧板展示给大家看,接着又用七巧板拼了几个漂亮的图案,学生很感兴趣,笔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及时引导学生。下面就是当时的教学片段:  师:你们想不想做一个可以拼出

8、漂亮图案的七巧板啊?  生:想……想……  师:那好,今天我们这节数学课改上美术制作课。  生:哦……哦……上美术课了。  通过投影演示,笔者把七巧板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