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_班主任工作-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ppt课件.ppt

第11章_班主任工作-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ppt课件.ppt

ID:59197689

大小:456.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9-26

第11章_班主任工作-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1章_班主任工作-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11章_班主任工作-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11章_班主任工作-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11章_班主任工作-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1章_班主任工作-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班级与班主任第二节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第三节班级个别指导第四节班级学生评价本章内容第一节班级与班主任一、班级及其功能(一)班级的含义(P384,识记)所谓班,指的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的划分往往与学年、学级相联系,因而通常被称为班级。(二)班级的产生与发展(P385,领会)我国古代曾采用大班讲课的措施。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伊拉斯莫。按照年龄阶段划分班级,始于15-16世纪西欧一些国家的学寮。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教育家是捷克的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得到认可和加以推

2、广,与国民教育制度的逐渐建立密切相关。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06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1904年,癸卯学制颁行之后,班级授课制逐渐开始成为我国学校中普遍采用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部分学校开始实行“小班化”的教改实验。(三)班级的功能(P386-388,识记,领会)1、归属功能2、社会化功能3、个性化功能4、选择功能5、保护功能二、班主任的职责(P386-388,识记,领会)(一)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三)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四)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三、班主任的角色转变(P3

3、89-390,领会)组织者指导者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活动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当代学校教育中的班主任必须实行由管理者角色向指导者角色的重心转移。第二节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一、班级群体的发展标准:共同的群体意识一定的群体规范被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目标群体成员之间自主交往与互动的程度发展水平分类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合作群体集体(有比较明确、一致的共同目标,有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具有感召力的核心人物,有严格有效的组织规章和自觉纪律,有良好群体舆论、班风和班级传统)二、班集体的培养(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二)建立和健全班级的组织机构和规范(三)确立班集体的共同目

4、标(四)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P394,领会)简单运用:能将班主任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运用于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三、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非正式群体:由群体成员在日常学习和交往中,基于居住区域、交往频率、兴趣爱好等自发形成的小群体。特点:1、以共同利益、爱好或者观点一致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2、具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的一致性;3、在群体内可能形成有影响的核心人物;4、有比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5、有内部不成文的奖惩规范和方式;6、具有自卫性和排他性。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的要求(P395-396,领会)1、必须正确认识班级非正式群体;

5、2、要全面了解非正式群体的情况;3、找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四、班级人际冲突的预防与协调预防措施:1、采用范例法、模拟法、后果展示法、自我评价法、移情法等方法、策略,防止班级日常生活中冲突的发生;2、通过程序控制、责任控制、时间控制、应变控制、评价控制等手段,防止班级活动中冲突的发生;3、运用竞赛、小组合作、论坛、演讲、辩论、观摩、情景创设等多种方法,开展积极冲突,预防消极冲突。协调手段:分离掣、权位掣、关系掣、后果掣、惩戒掣等。第三节班级个别指导一、班级教育与个别指导(一)班级个别指导的一般原理(P397-398,识记)(二)班级个别指导对班主任的要求(P398-39

6、9,识记)1、养成关爱、公正诸种品质,建立关爱——公正的教育模式。2、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3、把握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指导工作的艺术性。二、学业不良及其指导(要求与方法)(P399-400,领会)1、激活学习动机2、消除厌学情绪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改进学生评价方式5、改善班级环境,促进班级人际互动四、品行不良的预防与矫治(要求与方法)(P401-402,领会)要求:预防与矫治青少年学生不良品行,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重在预防,及早发现,及时采取对策。方法:矫治基本步骤为:1、了解情况2、分析原因3、采取策略4、反

7、馈调节5、巩固强化简单运用:能根据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的要求与方法,在班级教育中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综合运用:能运用相关知识,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第四节班级学生评价一、学生评价及其发展趋向(P402-404,领会)有效的学生评价具有诊断、导向、管理、激励、发展等多种功能。整体发展趋势:1、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2、注重质性评价甚于量性评价3、重视过程评价甚于结果评价4、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性;5、强调多元评价6、鼓励评价中的合作行为。二、班级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P404-406,领会)(一)操行评定(P404-405,识记)在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