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用电量分析报告.doc

2009年用电量分析报告.doc

ID:59214054

大小:8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10

2009年用电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2009年用电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2009年用电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2009年用电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2009年用电量分析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用电量分析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9年用电量分析报告电是非常重要的能源,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电,节约用电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为更好地了解我院电的使用情况,现将近2年用电量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2009年用电量情况1.1我院2009年用电总量为365286度,月平均用电量30440.5度,各月用电量见表1。表1:我院2008-2009年用电量情况(单位:度)年份1-2月*3月4月5月6月7-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计月平均2008年2980821269237692574622944278113144625245250552496425805721504.82009年307

2、7327060222272437123029331645357842698518285655836528630440.5两年平均30290.524164.522998.025058.522986.530487.542512.033971.538441.540761.031167225972.6*由于寒暑假原因,每年的1-2月及7-8月合为一起。1.22009年,大三学生4月份即去了实习基地,因此4-6月用电量均大幅下降;但9-10月新生报到后,学生数量陡增,因此2009年9-12月用电量明显升高。详见表1。1.3在安装了分电表的主要楼栋中(主要楼栋包括表2所

3、述的12个,下同),我院2009年用电量顺位前五位为第一教学楼84600度(占23.16%)、第一食堂69637度(占19.06%)、第二食堂54839度(占15.01%)、第二教学楼51120度(占13.99%)、办公楼40200度(占11.01%)。详见表2、图1。另:后勤服务中心指出学生公寓的超额5用电量由学生自己负担,未记录具体用电量。表22009年各楼栋用电量情况序号楼栋@2008年2009年用电量(度)比例(%)顺位用电量(度)比例(%)顺位1第一教学楼8128031.5018460023.1612第二教学楼3617014.0235112013.

4、9943图书馆130005.047164424.5074办公楼3167812.2844020011.0155第一食堂4530517.5626963719.0626第二食堂176576.8465483915.0137大礼堂180506.995217005.9468招待所41971.63976272.0999医务所10570.411112380.341110篮球场22640.881021480.591011排球场5400.21126870.191212锅炉房68592.668150484.128注:@已装电表的主要楼栋*从9月开始为第三食堂522008-2009

5、年用电量比较分析2.12008-2009年各月份用电量动态波动趋势相近,但2009年下半年用电量远远高于2008年同期,可能是因为学生多、课程多、天气较热较冷等原因。详见表1、图1。52.2在已装分电表的主要楼栋中,2009年用电总量为365286度,是2008年的1.42倍,比2008年用电总量为258057度增加了107229度,上升了41.55%。2009年各主要楼栋的用电量均比2008年有明显上升。可能主要是学生数量增加、教学量大等原因。详见表2、图3。5值得一提的是:由表2可见,虽然2009年各主要楼栋的用电量均比2008年有明显上升,第一、二食堂

6、的用电量比重也明显增加,但主要用于教学及办公场所的第一教学楼、第二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大礼堂等楼栋的用电量比重却有所下降。即:学生数量增加,但教学及办公场所用电量比重下降,因此可以认为2009年相对于2008年的用电量得到了节约,说明节约型校园的创建工作在我院取得了成效。院纪委(监察审计处)2010年1月7日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