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教育案例陈娟.doc

我的育人故事教育案例陈娟.doc

ID:59298477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06

我的育人故事教育案例陈娟.doc_第1页
我的育人故事教育案例陈娟.doc_第2页
我的育人故事教育案例陈娟.doc_第3页
我的育人故事教育案例陈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的育人故事教育案例陈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的育人故事武泰闸小学陈娟巴金老人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做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起始阶段。学校教育的成败,班级教育是关键,而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成也起始年级,败也起始年级。”本文围绕现实教育工作中的特殊生案例展开,尝试探讨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比作正在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教师就是辛勤的园丁,用他们的爱心、耐心与细心呵护孩子的成长,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习惯,此所谓“幼苗扶正需幼时。”案例:真正读懂孩子的心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数学老师正在眉飞色舞地授课,班上的孩子和台下的教师正在聚精会神地

2、听课。“老师!老师!”忽然,前排一个尖锐的声音骤然响起,周某某跳了起来。“你又闹什么啊?”数学老师皱了皱眉头。“窗外飞进来一只蜜蜂!”周某某的回答像一颗石子掷到了平静的湖面上,全班孩子哄堂大笑起来。数学老师和我面面相觑,好端端的一节公开课又被毁了!这个周某某在我们班算是个非常特殊的孩子。只要是交过一年级的老师们一提到他都是怨声载道。“脚不停,手不住。好像有多动症一样!”“他可是个定时炸弹,课堂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引爆,引得其他孩子跟着起哄!”“周某某带头破坏公物,带着一群男生摘树叶,被执勤老师抓住了!”周某某,今年六岁半,父母都只有小学文化,在生鲜菜场起早贪黑的做生意,既没时间又没能力

3、辅导孩子。孩子放学就到菜场玩,喜欢疯闹追逐。作业书写潦草,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清楚。起初,他只敢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起哄打闹,后来发展到不分场合地吵闹起哄,老师一批评他就气得浑身发抖。老师们对他的评价越来越差,这孩子的表现也越来越糟,眼神中总透露出一股与他的实际年龄不符的桀骜不驯。这一切都让身为孩子班主任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密切关注着这个孩子的一举一动,渐渐地,我发现他的“特立独行”似乎隐藏着某种深层的原因。一次上课,我提了有难度的问题,周某某的小眼珠骨碌一转,就举起来小手。我点他回答问题,不对,请坐下来再思考一下。他很不情愿地坐了下去,用双手挠着自己的脑袋,不一会儿又举起了小手。

4、这次的回答巧妙地让人赞叹,他原本就是个机灵的孩子啊!我笑眯眯地表扬了他,对他竖起大拇指。他立即精神起来,余下的课坐得端端正正,听得聚精会神。这是一个典型的缺乏且极度渴望关注的孩子啊!我的心中豁然开朗,这孩子有救啦!通过查阅儿童心理方面的资料,我了解到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独立意识不断发展的阶段。父母、教师、同学的忽视让他无所适从,他发自内心地期待周围的关注,但苦于没有方法。也许偶然一次的犯错,让他体会到了众人的关注(批评),从而认为只有带头捣乱才能引起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周某某的行为表现恰恰符合这样的解释。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孩子走出误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巧妙地借助了赞美的力

5、量。赞美与激励,是孩子成长的有效助推器。周某某其实是个思维灵活的孩子,他喜欢思考,也积极举手发言,只是有的老师鉴于以往表现,往往对他的举手发言持排斥态度。通过有效沟通,老师们也尝试着多给予周某某发言表现的机会,只要有进步就积极表扬。渐渐地,孩子在课堂上哗众取宠的事件少多了,上课也认真多了,成绩不断上升。最近,我还提拔他当上了班级纪律委员,他不但管好了自己,还协助老师管理同学。每天上课铃响起时,如果发现有同学还未进入上课状态,周某某会主动走到讲台上:“123,坐端正!”用响亮的口令提醒同学们做好课前准备。课间操时,如果发现有同学疯闹讲话,他也会协助体育委员整理队伍。在周某某的带动下,其

6、他调皮捣蛋的孩子都明显收敛起来,看来,正面榜样的教育力量是无形而有力的。现在这个孩子每次看到我,都会立正站好,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眼神中流露出的不再是桀骜不驯,而是发自心底的喜爱和尊敬。案例反思: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在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切品味到了这句话的内在涵义。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做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起始阶段。一年级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刚刚入学的小学生主动性,自觉性普遍性较差。刚接手一年级时,面对课堂的吵闹,课下的追闹疯跑,随手扔垃圾的现象,我嘴皮子都快磨干了,也不见起色。我又采用惩戒措施,但效果还是不好。怎么办呢?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

7、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我觉得要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抓住时机,具体指导。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一时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对学校的学习完全生疏,许多规则和道理必须对他们一点一点地讲清楚。例如,孩子们听到上课铃响时,总是乱哄哄的。我根据孩子们爱记儿歌的特点,编出了三字经:“铃声响,进课堂。快坐好,速安静。坐如钟,站如松。手放好,脚放平。老师讲,注意听。脑子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