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二中高物理集体备课稿.doc

竹溪二中高物理集体备课稿.doc

ID:59404258

大小:8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27

竹溪二中高物理集体备课稿.doc_第1页
竹溪二中高物理集体备课稿.doc_第2页
竹溪二中高物理集体备课稿.doc_第3页
竹溪二中高物理集体备课稿.doc_第4页
竹溪二中高物理集体备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竹溪二中高物理集体备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竹溪二中高二物理集体备课稿年级高二时间11.18中心发言人陈春二次备课学科物理课时3课时课题楞次定律 参加备课人员周元峰陈春教材分析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一个判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一个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二者前后关联,映衬了电磁感应现象规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楞次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是其涉及的因素多(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绕向、电流方向等),关系复杂;二是规律比较隐蔽,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因此,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成为本章的难点。教材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让学生经历科学

2、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但在探究的细节和过程上,留给了教师和学生广阔的思考设计空间,有助与激发新思维,发现新方法,提出新问题,得出新结论,体现新课程。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会熟练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3.掌握右手定则,理解右手定则实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楞次定律的探究过程,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归纳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实验结论;

3、2.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参与到楞次定律的探索过程中来,体会发现物理规律得出时的艰辛和乐趣及其成就感带来的喜悦;2.体会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教材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得楞次定律的内容;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借助感应磁场方向来描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和原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2、对楞次定律“阻碍变化”的理解教法、 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学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如图3:问题:ab向右运

4、动时有感应电流吗?如果有请用右手定则判定电流方向.如图1:A和B都是很轻的铝环,A环是闭合的,B环是断开的。问题1:当条形磁铁的任一端分别靠近A环和B环时,环中有无感应电流?为什么?问题2:当条形磁铁的任一端靠近A环和远离A环时,分别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条形磁铁在靠近或远离A环时,与A环间是“引力”还是“斥力”?问题3:A环中有感应电流能否用右手定则判定其方向呢?那么根据“吸引”和“排斥”来判断当条形磁铁的某一端在远离和靠近A环时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吗?当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和远离A环时,穿过A环的磁通量是怎样变化的

5、?而在这两种情况下产生出来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反,能否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通量如何变化有关?提出问题:能否寻找出一个更普遍的规律来判断各种磁通量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呢?本节我们学习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楞次定律。 (二)进行新课1、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师:请大家根据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设计电路(提醒学生,由于电流计量程非常小,设计电路和实验时要注意保护电流计)。学生分组设计和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并将优秀设计方案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由学生得出实验结论:电流从电流计的正接线柱流入,指针向正接线柱一侧偏

6、转;电流从电流计的负接线柱流入,指针向负接线柱一侧偏转。2、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规律(1)学生分组实验:如图示连接电路,操作实验,并填写表格。实验前要注意几个“方向”:线圈的方向;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注意磁极和磁极运动的方向。磁铁运动情况N极下插N极上拔S极下插S极上拔磁铁磁场B1方向(向上或向下)    磁通量φ的变化(增加或减少)    感应电流方向(从+流入或从-流入)    感应电流磁场B2方向(向上或向下)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答疑,并要求学生把B1、B2及感应电流方向用不同颜色标于图中

7、。优秀者给予展示。(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规律师:图甲与图丙有何异同,图乙和图丁有何异同?生:讨论——交流——表述结论:当磁通量φ增大时,B2与B1反向;当磁通量φ减小时,B2与B1同向。师: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时,B2与B1反向,感应电流的磁场B2对正在增大的磁通量起什么作用?反之,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小时,B2与B1反向,B2对正在减小的磁通量起什么作用?生:讨论——交流——表述师:B2对φ的变化是“阻碍”还是“阻止”?生:讨论——交流——表述总结规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这一规律是德国物

8、理学家楞次通过大量的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总结出来的,称为楞次定律。师:针对刚才实验,进一步理解“阻碍”二字:a、谁阻碍谁——感应电流的φ阻碍磁铁的φb、阻碍什么——阻碍φ的变化,而不是φ本身c、如何阻碍——增反减同d、阻碍结果——是增的还增,减的还减学生讨论——交流——表述,教师进一步澄清。(3)引申:针对刚才实验,从线圈与磁铁相互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