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ppt课件.ppt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ppt课件.ppt

ID:59472550

大小:3.34 MB

页数:74页

时间:2020-09-14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ppt课件.ppt_第1页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ppt课件.ppt_第2页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ppt课件.ppt_第3页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ppt课件.ppt_第4页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城市用地评价与用地选择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城市用地建设与经济条件分析城市用地的构成城市用地选择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第一节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一、地质条件二、水文条件三、地形条件四、气候条件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工程地质1.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影响建筑物地基的稳固性和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工程地质条件用地基承载力表示。即kg/cm²,或t/m²。不同地表组成物质地基承载力不同。类别承载力(t/m2)类别承载力(t/m2)碎石砾石粘土粗沙、中沙40~7030~5025~5024~34细沙;稍湿湿大孔土淤泥泥炭16~2212~1615~254~101~5各种建筑物对

2、地基承载力具有不同的要求类别地基承载力类别地基承载力工业建筑重工业厂房道路与建筑用地15~20>255民用建筑:一层二层三、四层四层以上5~77~1212~15>20单位:t/m2某城市用地地基土分类及地基承载力分析2.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地下水常常作为城市用水的水源,特别在远离江河湖泊或地面水水量不足而水质又不符卫生要求的城市,调查并探明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探明地下水的蕴藏量和补给情况,确定开采的适当水量。以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漏斗”,影响城市发展与布局。地下水的分布,按其成因和埋藏条件,可以分为三层,

3、如图埋藏深度潜水面地表水上层滞水隔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地下水位的状况——地下水埋藏深度,影响建筑物建筑,从而影响到城市用地和建筑物的具体布局。一般建筑物对地下水埋藏深度的要求地下水质状况也会影响到对用地的选择地下水中氯离子(Cl-)和硫酸根离子(SO42-)含量多少对建筑物有一定影响,其含量较多或较高,将对硅酸盐水泥产生一定的侵蚀,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基础的稳固性。地下水的水质影响:生活饮用—微量元素含量高或低都会影响,如硬水、软水都不符合饮用要求。腐蚀建筑物基础—氯离子、硫酸粒子含量过高会腐蚀硅酸盐建筑基础。3.地震地质掌握活动断裂带的分布,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采取防震措施很有意义。在强震区

4、一般不宜设置城市。在震区设置城市时,除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外,还须考虑震后疏散救灾等问题,如建筑不宜连绵成片,尽量避开断裂破碎地段等。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置绿化带,不得进行城市建筑的建设,同时也不能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此外,在地震活动强烈地区,城市的上游不宜修建水库。3.地震地质在城市规划中,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根据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强度、频率,考虑城市是否建设发展,乃至城市的发展规模,或确定限制发展哪些工业项目。在规划中研究安排应采取的各项抗震防震措施。在常地震地区,除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外,在规划布局上可采取如下各种防震措施:a.加强城市用地分析评定工作,对强

5、烈褶皱带、活动断裂带、古河道、矿藏采空区、大型水库下游、洪水淹没区、地形上平原与山地接合部等,一般不宜选择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或布置重要的建筑物。b.调整、迁出易产生次生灾害的油库、化工厂、货场等设施。c.适当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合理安排城市居住区小块绿地。d.搞好道路规划,适当增加主要干道宽度,最好修建有两条以上通路和多方向对外交通出口。e.对被铁路、河流分割的城市,适当保留河流渡口,铁路平交道口。f.合理控制城市建筑密度,扩大房屋间距,少建高层建筑。g.为保证震时救护工作的需要,对通讯、消防、公安、救护等,应有较高的设防标准。h.在给排水市政设施和电力、煤气、电讯等设施上,都应有备用措施和

6、进行分区的抗震、防震规划。合理确定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以100年内在本地区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为准。设计烈度——在地区宏观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等的不一致性所出现的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减,并据此制定的更切实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准。二、水文条件河川湖海等地表水体的分布,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江河等地表各水情要素与城市用地规模、布局关系密切河川洪水位状况对沿河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大影响1.河川湖海等地表水体的分布,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生产的集中,运输量和用水量的剧增,河川分布状况对城市形成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水文条件对城市产

7、生、分布等的影响,主要反映地理位置上,近江或沿海、沿江仍然是城址选择的首要目标。2.江河等地表各水情要素与城市用地规模和建设布局关系密切河川流量、水深、流速,影响桥涵工程、给排水工程的标准、港口码头的位置与规模,以及稀释污染物的能力;江河的流量、流向直接关系到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相互位置等。在西北干旱地区及沿海岛屿等地,淡水往往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制约条件。3.河川洪水位状况对沿河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河流的洪水位、洪水频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