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 》教学课件:第二节贫血.ppt

《内科护理学 》教学课件:第二节贫血.ppt

ID:59497941

大小:908.5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9-11

《内科护理学 》教学课件:第二节贫血.ppt_第1页
《内科护理学 》教学课件:第二节贫血.ppt_第2页
《内科护理学 》教学课件:第二节贫血.ppt_第3页
《内科护理学 》教学课件:第二节贫血.ppt_第4页
《内科护理学 》教学课件:第二节贫血.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学 》教学课件:第二节贫血.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贫血1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2二、熟悉:贫血的分类、辅助检查、处理要点。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辅助检查、处理要点。3三、了解铁代谢的过程。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贫血(anemia)定义: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正常值低限的一种临床症状。概述5性别Hb(g/L)RBC(×1012/L)HCT男性<120<4.5<42%女性<110<4.0<37%(妊娠期)<100<3.

2、5<30%诊断标准(平原地区、成人)6分级Hb(g/L)临床表现轻度>90症状轻微中度60~90活动后感到心悸、气促重度30~59休息时感到心悸、气促极重度<30常伴有贫血性心脏病临床分级7(一)按病因及发病机制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3、失血性贫血分类81、大细胞性贫血:2、正常细胞性贫血: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二)按细胞形态学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9皮肤、粘膜神经、肌肉系统呼吸、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临床表现10血常规、血涂片检查

3、骨髓检查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检查实验室检查11去除病因:首要原则药物治疗对症和支持治疗1、休息2、饮食3、输血其他:脾切除、骨髓移植等治疗要点12常用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造血物质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或丢失过多有关13活动无耐力—护理措施病情监测休息和活动指导吸氧生活护理输血护理14定义:体内贮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15发病情况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我国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20.1%,儿童为31%,孕

4、妇为29%16铁的分布铁的来源和吸收铁的转运和利用铁的贮存和排泄铁的代谢17铁铁的分布贮存铁功能状态铁Hb铁组织铁含铁血黄素铁蛋白181、来源:衰老红细胞、食物、输血或铁剂治疗2、吸收:部位:十二直肠和空肠上段影响因素:胃酸、维生素C、体内贮存铁的多少铁的来源和吸收19Fe2+→→铁蛋白→Fe2++原卟啉→血红素+珠蛋白→HbFe3++血浆转铁蛋白(肠粘膜)(血液)(单核-吞噬细胞)(骨髓幼红细胞)铁的转运和利用20贮存: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在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排泄:粪便、尿液、汗液、月经、妊娠、乳汁等铁的贮存和排泄21

5、需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慢性失血病因与发病机制22原发病表现一般贫血的表现营养缺乏:皮肤、毛发、指甲呈反甲粘膜损害神经、精神系统异常临床表现23反甲(匙状指)24外周血象: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或稍升高,白细胞、血小板多数为正常骨髓象: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为主,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生化检查:血清铁,血清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转铁蛋白受体实验室及其他检查25正常血象缺铁性贫血血象26病因治疗:关键环节铁剂治疗:有效措施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速力菲)、多糖铁复合物(立蜚能)注

6、射铁剂:右旋糖酐铁(科莫非)、蔗糖铁(森铁能)中药治疗处理要点27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血、缺氧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需要量增加、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有关潜在并发症铁剂治疗的不良反应常用护理诊断28营养失调—护理措施饮食护理:1、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含铁丰富的食物或铁强化食物,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2、均衡饮食、纠正偏食,少量多餐。291、口服铁剂饭后或餐中服用,可小剂量开始避免与牛奶、茶叶、咖啡、抗酸药及H2受体拮抗剂等同服服液体铁剂可用吸管,服药后漱口告知患者服药期间粪便变黑色是正常现象血红蛋白达正常后,仍需继续服

7、用3~6个月或待血清铁蛋白>50ug/L后停药用药护理:30首次用药需做过敏试验,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深部肌内注射,经常更换部位;避开皮肤暴露部位;抽药后更换注射针头;采用“Z”型注射法或留空气注射法。2、注射铁剂3132定义: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一类贫血。主要临床特点: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和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33病因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病毒感染:其他因素:34造血干细胞缺陷:种子学说造血微环境异常:土壤学说免疫异常:免疫学说发病机制35分类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性型再障(AAA)、慢性型再障

8、(CAA)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再障(SAA):SAA-Ⅰ,SAA-Ⅱ非重型再障(NSA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