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 three 英汉语言对比

lecture three 英汉语言对比

ID:5966278

大小:205.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7-11-13

lecture three 英汉语言对比_第1页
lecture three 英汉语言对比_第2页
lecture three 英汉语言对比_第3页
lecture three 英汉语言对比_第4页
lecture three 英汉语言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lecture three 英汉语言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LectureThree英汉语言对比WangYingTheEnglishDepartmentFacultyofForeignLanguagesandCulturesContents&ObjectivesContentsIntroduction:theimportanceofdoingthecontrastivestudybetweenChineseandEnglishAcontrastivestudyofEnglishandChineseHypotacticvs.ParatacticTree-structurevs.Bamboo-structureStati

2、cvs.DynamicPurposesUnderstandthegeneraldifferencesinsyntaxandlexicologybetweenEnglishandChineseGettingridofthestrongtoneof“translatedtext”andimprovethetranslationqualitywithaprofoundunderstandingofthedifferences译文中的“翻译腔”译文:关于我所访问的地方和遇见的一些人,有许多奇妙的故事可以讲。原文:Theyaremanywonderfulstories

3、totellabouttheplaces(that)IvisitedandthepeopleImet.译文:用火箭进行研究已证实了人们早就怀疑的大气层的一个中心在距离地面约30英里高空的“高温带”的这种奇怪的事实。原文:Rocketresearchhasconfirmedastrangefactwhichhadalreadybeensuspected(that)thereisa“hightemperaturebelt”intheatmospherewithitscenterroughlythirtymilesabovetheground.‘’№原因分析不了解

4、语言的差异或是多语言差异不够敏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英汉字句对应上。翻译的标准:忠实(faithfulness):正确理解原文。通顺(expressiveness):译作语言表达流畅:句段意思连贯,符合译语语法、逻辑、和修辞的规则,切忌文理不通,生硬晦涩。目标译笔流畅,妙合原文;变通有术,贴切达意;Whycontrastivestudy?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J.C.Catford,1994)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能够提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提高语

5、际翻译的效率和质量,因为“一句中国话,翻成英文怎么说;一句英语,中国话里怎样表达,这也是一种比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拿外语跟汉语进行比较,可以启发我们注意被我们忽略过去的现象。……”(吕叔湘)因而,英汉翻译实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译文如何一方面忠实于原文,同时又顺畅优美,合乎译文语言特征,合乎译语读者思维习惯、审美定势。【Example】原文: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译文:Whatmattersifwehavetofacesomedifficulties

6、?Letthemblockadeus!Letthemblockadeusforeightortenyears!BythattimeallChina’sproblemswillhavebeensolved.【Analysis】语序变化:第一句话的前后两个部分,位置正好相反。“中国的一切问题”译成“allofChina’sproblems”,语序有所调整。“十年八年”译成“eightortenyears”,且英文中必须加连词;句子结构变化“多少一点困难”汉语无动词,英语有动词;“Whatmatter”英文无动词,中文有动词;“封锁吧”,英文必须交代谁封锁谁,汉语

7、则不必;中文“一切”与“都”呼应,英文只用“all”.时态形式变化原文“都解决了”所表示的将来和完成意义在原文中式不言而喻的,在英文中一定要译为“willhavebeensolved”【名家说语言】严复(翻译家)(1898)“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高明凯(语言学家)(1986:366):汉人平常说话不喜欢用太多没有基本意义的虚词,只是把事情或意思排列起来,让人去了解这两个事情或是两个意思之间所生的关系如何。不过,这并不是汉人说话不合乎逻辑,因为不加虚词,我们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名家说语言】王力(语言学家)(19

8、84:141)就句子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