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温里药复习过程.ppt

第14章----温里药复习过程.ppt

ID:59719695

大小:101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1-20

第14章----温里药复习过程.ppt_第1页
第14章----温里药复习过程.ppt_第2页
第14章----温里药复习过程.ppt_第3页
第14章----温里药复习过程.ppt_第4页
第14章----温里药复习过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4章----温里药复习过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4章----温里药★附子【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入心、肾、脾经。【药用】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挖后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片(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黑附片温肾回阳之力最强,盐附子次之。【处方名】附子、制附子、川附子、生附子。【功效主治】功效主治回阳救逆主治亡阳证。纯阳燥烈,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补火助阳治诸阳虚证。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痹痛。秉性纯阳,温散走窜,散寒力大【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用法用量]煎服,3~15g;本品有毒,宜先煎0.5~1小时,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服

2、后半小时内不宜食生冷瓜果。小孩5-15克,成人15-60克,用量越大,煎煮时间长。中毒:口服后一般于0.5~1小时内出现症状,超过2小时才出现症状者少。中毒症状可持续5-6小时。说明口服煎剂吸收较快,并能维持一定时间。中毒后病人可出现口腔灼热、流涎、恶心、呕吐、四肢及全身发麻、头昏、四肢活动困难、胸部有闷塞感、瞳孔散大、面色发白、皮肤冷而粘、脉结代、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心率紊乱、可能突然死亡。【中毒原因】附子药理作用:强心、抗休克、局麻、抗寒冷。强心成分------去甲基乌药碱,含量很微,强心时,其剂量相对要大,才真正起治疗作用1、用量过大。2

3、、煎煮不透:一般需要煎煮2-3小时,甚至3-4小时,乌头碱才被破坏无遗。3、受寒冷刺激:服药后受冷风吹袭或食生冷也是促其中毒的诱因。服药必须温服,服药后半小时之内不宜食生冷瓜果。4、机体的个体差异。5、重视辨证。附子【附子之应用】1.附子药性刚燥,气雄性悍,走而不守,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温里扶阳的要药。2.如属阴虚阳盛,或假寒真热之症,误用附子,则如火上添薪,反使病情增剧,不可不慎。【川乌、草乌、附子功效主治异同】相同点:三药均为毛茛科植物,来源相近,均有毒,功能散寒止痛、祛风湿,治风寒湿痹痛及寒凝疼痛。同中之异:毒

4、性:草乌>川乌>附子,功用:草乌、川乌祛风散寒、止痛优于附子。不同点:附子为回阳救逆要药,尚可补火助阳,治疗亡阳证、阳虚证为他二药所不及。★干姜【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切片生用。【处方名】干姜、干姜片。【药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温中散寒—特点:长于温脾散寒。用于寒凝脾胃证。回阳通脉—亡阳证。温肺化饮—寒饮喘咳。用法用量:3-10g注意:阴虚、孕妇慎服。【姜六药】生姜辛温,发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化饮,解毒,走而不守;干姜辛热,温中散寒,温肺化饮,回阳救逆,能走能守;炮姜苦涩温,温经止血,守而不走;煨姜性温长于涩肠止血;生姜汁辛

5、温,功能和胃止呕,开窍;生姜皮辛凉,功能利水消肿。理中汤《伤寒论》:人参、干姜、白朮、甘草治脾胃虚寒,腹痛下利,以及胃中寒饮,喜唾涎沫。【干姜之方剂举例】★肉桂【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入肾、脾、心、肝经。【药用】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树的干燥树皮。【功效主治】功效主治补火助阳特点:善补命门之火。用于肾阳虚证,阳痿宫冷,腰膝冷痛。散寒止痛寒凝脘腹冷痛,寒湿痹痛等。温经通脉寒凝血滞的痛经、闭经,痹痛,阴疽引火归元虚阳上浮之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脉微弱【用法用量】煎服,1-5g;研粉冲服每次1-2g。本品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须后下,或另泡汁

6、服。每天饮食加点肉桂,就可帮助Ⅱ型糖尿病患降低血糖、胆固醇与三酸甘油酯,并改善胰岛素功能。【特点】本品重在温肾,而又能入血分,故善治寒邪久伏之沉寒痼冷诸症,表现为冷痛日久、常药无效,对此悉用肉桂。故《本草汇言》称之:“肉桂治沉寒痼冷之药也”。1.企边桂又称清化桂:呈长片状,左右两边向内卷曲,且香气浓烈,2.板桂者,呈板片状故也。3.官桂:名出自宋。本草图经。主要用于痛经和小腹冷痛。现主有三种:1、生长5-6年的肉桂幼树杆皮和粗枝皮,皮薄卷成筒状;2、柴桂的树皮,皮很薄,味较淡;3、四川官桂(银杏樟)的树皮。官桂虽善能调冷气,但作用较肉桂弱。★肉

7、桂品种【桂六药】肉桂:为樟科肉桂的树干皮,长于补命门火;肉桂多去粗皮用,不去者似糟木,也称糠桂。官桂:为肉桂的粗枝皮或5—6年的幼树树干皮,功似肉桂而力弱;桂心:为肉桂除去内外皮的中间部分,功似肉桂而力强;桂心木:为肉桂的木质部,不入药;桂枝:为樟科肉桂的嫩枝,发表解肌,温阳化气,温通经脉;桂皮:为樟科天竺桂或阴香等的树皮,功能温暖中焦,多做食料,与肉桂等不同。桂皮以肉桂厚、断面紫红色、气香味辛辣者为佳,故俗称紫桂、辣桂诸名。【附子、干姜和肉桂异同】干姜┐┌主温脾胃之┐│温散里寒│阳兼温肺│亡阳证及脾│治里寒,││肾阳虚同用附子│之脘腹冷│主温

8、肾阳—┘│痛、脾肾│兼温中阳—┐│虚寒泄泻││下焦阳虚同用肉桂┘└偏入血分│温通经脉—┘相同点:辛、甘,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治疗寒凝经脉之痛经、闭经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