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轴对称(复习课).docx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轴对称(复习课).docx

ID:59727378

大小:129.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20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轴对称(复习课).docx_第1页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轴对称(复习课).docx_第2页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轴对称(复习课).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数学上册轴对称(复习课).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章轴对称复习(第2课时)【分析】由于△ABD和△ACD都是等腰三角形,但是没有告诉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是哪两条复习目标:边,故应分类讨论:(1)当AC=AD时;(2)当CA=CD时,如图1所示;(3)当DA=DC时,如图2所示.1.在回顾和思考中,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能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2.利用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方法进行一些计算和证明。复习过程:一、前提测评(预习)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是_________.、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12、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的长分别为6,

2、3,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例2】如图,点D在AC上,点E在AB上,且AB=AC,BC=BD,AD=DE=BE,求∠A的度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在的直线的夹角为3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________.4、等腰三角形腰上的垂直平分线与另一腰所在的直线的夹角为3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数.___________.【分析】由AB=AC可得,∠C=∠CBA;由BC=BD可得,∠C=∠4;而∠4=∠A+∠2;由AD=DE=BE5、在△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有下列四个结论:①∠B=∠C;②AD⊥BC;③∠BAC=2可得,∠

3、A=∠3,∠1=∠2,而∠3=∠1+∠2,故∠2=1∠3;设∠A=x°,则∠2=1∠BAD;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2x°,SABDSACD.∠4=∠C=∠CBA=326、如图,在△ABC中,D为AC上一点,AB=AC,AD=BD=B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即可求解.个.2x7、如图,在△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_______.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8、如图,∠A=15°,AB=BC=CD=DE=EF,则∠MEF=.【

4、例3】如图,△ABC中,AB=AC,AD⊥BC于D,CE⊥AB于E,AE=CE.9、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D,E,F为各边中点,则图中共有等边三角形_____个.10、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C=30°,AB⊥AD,AD=4cm.求证:(1)△AEF≌△CEB;(2)AF=2CD.(1)求∠DAC的度数;【分析】(1)因为AD⊥BC,CE⊥AB,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1=∠2,根据ASA即可证明(2)求BC的长度.△AEF≌△CEB;(2)由(1)可得:AF=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BC=2CD,据此证明即可.A1二、知识

5、梳理学生汇报预习结果(口答预习题),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EF三、典型例题分析【例1】已知等腰△ABC,AB=AC,点D是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若△ABD和B2△ACD都是等腰三角形,则∠C=____________.DC【例4】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AE=CD,BE与AD相交于点P,BQ⊥AD于点Q.(1)求证:△ABE≌△CAD;(2)猜想PQ与BP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根据SAS易证△ABE≌△CAD;(2)由(1)得,∠1=∠2,故∠3=∠2+∠BAP=60°,由BQ⊥AD可得∠PBQ=

6、30°,根据Rt△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即可得证.A1EP2QBDC四、课堂小结1.解答与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当腰不明确时,应当分类讨论,这样才能确保不漏解;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等边三角形的应用也很广泛,其中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的重要手段.五、综合练习1.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BC上,连接AD、AE,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使∠DAB=∠EAC,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A.BD=CEB.AD=AEC.DA=D

7、ED.BE=CD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3),M为坐标轴上一点,且使得△MOA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M的个数为()A.4B.5C.6D.83.如图,△ABC中,AC=BC=AD,EB=EA,DB=DE,则∠C的度数是.第1题图第3题图4.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BD为中线,延长BC至E,使CE=CD=1,连接DE,则DE=.5.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AQ=PQ,PR⊥AB于R点,PS⊥AC于S点,PR=PS,则四个结论:①点P在∠A的平分线上;②AS=AR;③QP∥AR;④△BRP≌△QSP,正确的结论有_

8、__________.第4题图第5题图6.已知实数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