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18.吆喝.pdf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18.吆喝.pdf

ID:59739388

大小:92.1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1-13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18.吆喝.pdf_第1页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18.吆喝.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18.吆喝.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吆喝执教张万能教学目的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了解文章的大意;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的内在情感;3.感受京城特色的民族风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1.生动幽默的语言2.结构安排独特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

2、吆喝”的了解。(教师板书课题)二、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屏显教学目标,学生一起朗读)三、作者简介: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屏显作者概况,指名朗读)。四、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积累词语(屏显这课的生字词,学生准确朗读)2.学生跳读课文,圈点勾画:找出文中各种叫卖声。(学生讨论、交流)3.本文写了很多吆喝声,却不

3、显得散乱,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它们组织起来的?(学生交流后明确,从而理清文章思路)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4.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飘荡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后明确:对老北京吆喝的喜爱和怀念,对老北京生活的美好回忆,对这吆喝消失的惋惜)五、赏析吆喝:1.在这么多的吆喝声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4、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试着概括出北京吆喝的特点。[来源:www.shulihua.net(学生讨论后明确: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妤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

5、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教师介绍儿化音、合辙押韵)2.播放老北京吆喝视频片段。六、探究活动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来源:数理化网]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来源:www.shulihua.net]七、小结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

6、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六、布置作业学生完成《阳光金牌》18课的作业。.ww.shulihua.ne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