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

ID:6007267

大小:30.4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30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知识点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1.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5点)①作为学习检测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②作为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③作为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成新的信息。④作为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流互动。2.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作用和价值(角色和功能p4)信息工具(获取资源/探究知识,支持在建构中学习);情境工具(创设情境,支持在做中学);交流工具(支持协作学习);认知工具(支持高阶学习,发展高阶思维);评价工具(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

2、促进反思);效能工具(提高学习效率,支持知识的建构)3.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4.教育技术的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室通过创设、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5.05定义与94定义的区别(4点)①05定义采用的是“educationaltechnology”(教育技术),而在94定义采用的是b“instructionaltechnology”(教学技术)。②05定义主要包括3个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94

3、定义中的设计、开发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一个职能:创设。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已经将其融入创设、利用、管理中。③05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④05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6.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

4、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②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③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技术化环境中的学习者心理研究;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更加深入。7.试论在我国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其应用及研究将走向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技术是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通信技术学等多种学科息息相关的交叉学科;②

5、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开始从重视技术应用过渡为重视技术的设计与效果检验技术,尤其是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重点。③教育技术的研究开始逐渐关注技术化环境中的学习者心理研究;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整合更加深入: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参与作用将更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将向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将被更广泛地应用到学科教学中,扩展学生学的环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体现出更多的理论研究,更加关注整合的形式、方法、策略研究,形成与技术特点相关联的理论支撑。8.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

6、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时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环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最终目标。9.关于学习的方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

7、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①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10.建构主义的学习观(4点)①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②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③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信息重新认识和编

8、码,建构自己的理解。④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和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