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对中国文人画贡献

浅谈苏轼对中国文人画贡献

ID:6044150

大小:3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1-01

浅谈苏轼对中国文人画贡献_第1页
浅谈苏轼对中国文人画贡献_第2页
浅谈苏轼对中国文人画贡献_第3页
浅谈苏轼对中国文人画贡献_第4页
浅谈苏轼对中国文人画贡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苏轼对中国文人画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苏轼对中国文人画贡献  摘要:文人画又称“士夫画”,是中国国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一个交集,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个画种。中国绘画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一个定论,就是“文人画”以北宋苏轼为祖。作者分析了苏轼对中国文人画的贡献。关键词:苏轼中国文人画贡献一文人画又称“士夫画”,是中国国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画的一个交集,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个画种。近代人陈衡恪先生指出文人画家有四个必备条件: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情,乃能完善。因苏轼的提倡和推广,宋朝中期呈现的文人画雏形,到了元朝才得以蓬勃发展。而近年来对于“文人画”的评价,有两个非常流行的说法:一是文人画家大多不是

2、以画为专业,不过以笔墨陶情,或者是游戏之作,所以其画不工,唯其不工画,因此强调神似,反对形似。二是文人画家都是出身于地主士大夫,因阶级偏见而贬低“画工画”,其实质就是为士大夫阶级立言。这两个问题在对苏轼的评价中更见突出。事实果真是这样吗?似不尽然,值得研究。二11文人画家是否都不工画?他们反对形似,是否以此之故?这是第一个问题。产生这样一个看法的原因,应该考察一下我国的绘画历史,中国绘画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一个立论,就是“文人画”以北宋苏轼为祖,因苏轼乃提出“士人画”这个概念的第一人: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握刍秣,无一点俊发

3、,看数尺便倦。(《东坡集-跋宋汉杰画山》)所谓“士人画”,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和沈灏《画尘》所称的“文人画”。但董其昌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王右丞即是苏轼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中叶的王维。那么董其昌把“文人画”始于苏轼又推前了三四百年。现代日本学者大村西崖,更把“文人画”的源远溯到:西晋王虞、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和南朝的谢赫,宗炳、王微等。把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能画文人,网罗无遗。实在说我国的绘画史,确是一部文人绘画的历史,真正民间的画工,见于记载的极少。11隋唐以前的“文人画”,已无真迹流传,现在所见到的只有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4、、《列女仁智图卷》等,但据考证,亦都是隋唐以后的摹本,即如唐王维的《伏生授经图》、《雪溪图》是否真迹,也有疑问。就算都是摹本,好像“褚摹”、“冯摹”等的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至少存其大略,可以看出当对的风格,面貌于万一。其中王廙、王羲之父子和王维等人,都不是职业画家,亦可说他们的画是“文人余兴”。但顾恺之虽作过“散骑常侍”的官,可是据史载,他却是以画终其身的。谢赫身世不详,宗炳、王微都是不愿做官的隐士一类人物,并非“士大夫”。宗炳、王微,谢赫的画迹已不可见,只有存而不论,顾恺之的几幅传世的画,即使是后人摹本,但都至少不能说它是毫无形似。顾恺之论画,是第一个提到“

5、以形写神”这个创作方针的,可是他并不曾没有注重形似,这是在《女史箴图》等的摹本中完全可以看出来的。王维的人物、山水,基本上也不曾变形。问题还是出在公认为“文人画”的倡导者苏轼身上。不管“文人画”创始时代应该不应该上溯到唐王维或顾恺之的晋代,但苏轼推动宋以来的“文人画”运动,总是有他的伟大功绩的。一向为后世传诵的苏轼论画名作《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的两首诗,尤其第一首开头四句,更为历来议论中心。认为这是“文人画”宣言。11苏轼在这首诗中,开门见山地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这诗一出,在当代就引起议论。当然,在北宋后期那样竟以形似鲜艳为

6、尚的纯粹取象于客观的写实主义画风笼罩下,在五代以来为帝皇所提倡的画院风格所影响下,苏轼的论点不易为当代一般人所接受是在意料之中的。可以想象当时社会对苏轼论点的非议或反对也是必然的,所以他的学生晁以道马上为老师补正说:“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后来都认为晁以道补充得好;连明代杨慎;(升庵)这样一位通人。也认为晁诗一出,“其论始为定”(《画品》)。可见苏诗给当时文艺界的影响确实很大。现在有部分论者正在为苏轼翻这个案。有的认为苏轼并未否定形似,乃晁以道的误解。有的则认为晁以道与苏轼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都不曾否定形似,无

7、所谓补正。实际上,苏轼否定形似倒是肯定的。晁以道亦不是一个肯定形似论者。问题在于形似与非形似的分界线在哪?清代画家邹一桂的《小山画谱》,认为东坡“论画以形似”一诗:“此论诗则可,论画则不可,未有形不似而反得其神者。此老不能工画。故以此自文的。”邹一桂是断定苏轼“不能工画”,故以这个议论来为他掩饰自己作根据的。这里又有几个问题可以研究了,一是什么才叫形似?形似是不是须要反对?二是苏轼是否工画?三是论诗与论画其原则是否相通?我认为画是造型艺术,如果抽去了形象性,就不存在所谓画。自古以来。不问写诗写意,从来就不存在不成形似的国画。问题的焦点是在于苏轼所反对的是什么样的形

8、似?11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