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探究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探究

ID:6055052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探究_第1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探究_第2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探究_第3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探究_第4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开发探究  【摘要】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校企合作,存在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机制缺失、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因此,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需遵循科学的开发流程,增强校企合作意识、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扩展校企合作资源、丰富校企合作形式,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8-0003-029“人力

2、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有226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随着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日趋复杂,企业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高。在各高职院校都竞相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该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工作难找、就业困难的困境,形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应聘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

3、理人才的要求。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是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突破口,是校企合作的最大利益结合点。因此,为了适应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能力需求,在课程体系开发的信息来源方面,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即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收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职业标准,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重要参照。一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

4、课程体系本身重理论轻实践,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课程体系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校企合作,存在合作意识淡薄、合作机制缺失、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1.课程体系本身的问题9第一,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没有区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即使有实践操作课程的设计,其所占比例也非常小,日常的实践操作,主要融入每门课程中,没有硬性规定实践操作的比例要求,每个教师对于实践课程设计的随意性较大,有些教师甚至没有设计实践操作的内容,这都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笔者通过进行多家企业走访,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5、的学生在岗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六大模块操作知识不扎实,操作技能确实有待提高。第二,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目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人事专员、人事助理、招聘专业、培训专员、绩效专员、薪酬福利专员、劳动关系专员等岗位,除了要掌握上述岗位所需技能外,企业较多需要以下技能:劳动关系法律法规的掌握和运用、劳务派遣内容和操作,尤其是员工社保、公积金的办理,如各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确定、缴费手续、工伤等级鉴定等;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如公文写作、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人

6、际交往、口才、扎实肯干、吃苦耐劳精神等都有要求。对以上学生素质的要求,目前课程体系要么没有进行相应的设置,要么课程内容没有涉及,因此,需要调整相关专业课程内容,紧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需要。2.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校企合作的问题9第一,合作意识淡薄。校企双方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合作效果差。(1)院校方面。大部分院校对与企业合作课程开发不够重视,学校高层没有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体系的意识,缺乏与企业的主动合作,课程体系的设计从理论到理论,没有根据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

7、更新;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按照目前的课程上好课、做好自己的科研、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就行了,根本没有与企业合作的意识,即使有很多教师进行了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的却很少。(2)企业方面。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有相当部分的企业将参与职业教育视为直接或间接的利益损失,或认为是否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企业的投入和收益均不能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合作意识淡薄,没有把与院校合作纳入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不予关注。第二,合作机制缺失。学校教师单方面很难与企业合作,需要学校创造良

8、好的校企合作机制,以激励教师与企业进行合作。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无法调节和推动校企合作深入、持久开展。主要表现在:(1)没有设置有效的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开发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不明确,教师缺乏足够的约束;(2)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课程开发所需投入的人、财、物无法保障,教师与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动力,利益得不到保证;(3)缺乏校企合作成果检验机制和评价机制,由谁来对每一个环节的开发成果进行把关?如何进行把关?教师要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