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弹力导学案“设计.doc

“力和弹力导学案“设计.doc

ID:60809807

大小:3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20

“力和弹力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力和弹力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力和弹力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力和弹力导学案“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力和弹力“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术的应用的价值。【学习重点】认识弹性、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弹性势能。【学习难点】理解弹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学习过程】情景设置同学们,我今天想做一个小调查,请同学们配合一

2、下。看过由金庸先生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同学请举手。想不想回顾一下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播放录像片段。看后,同学们有何感受?剧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恐怕是郭靖弯弓射雕,一箭双雕的镜头。今天我把郭靖射雕的弓箭借来了,哪位同学有兴趣上来表演一下?弓为何能将箭射得很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自然能够理解。(板书: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活动一、形变、弹力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你的感受物体的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范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物体发生所产生的力叫弹力。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

3、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范性形变。(阅读课本P.57“形变”的有关内容。)活动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弹力的产生离不开形变,而形变又离不开外力。那么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呢?猜想:设计实验: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现象与结论: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现象与结论:(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现象与结论: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就越大。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4、总结: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测量力的工具是,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信息快递:对弹簧的拉力F=k·⊿X(k表示弹簧的弹性常数,和弹簧的材料有关。⊿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活动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1、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是。2、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弹簧测力计主要由、、、组成。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是,分度值是。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回答课本“议一议”栏目中的问题。5

5、、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1N、2N、5N的大小。6、用小纸条拉弹簧测力计,一直到小纸条拉断为止,注意拉断瞬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7、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有个“测量范围”?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活动四、总结提升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2.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B.使用前应先调零C.只要力的大小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这些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来测量这个力D.

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要记录力的单位3.小明在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时,发现用力拉弹簧时,开始时,不会感到太费力可越向外拉,感觉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试解释一下。4.如图所示,是两个弹簧测力计,若甲弹簧测力计测得的物体的弹力为1.8N,请在图中标出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当它受到另一物体的弹力时,指针如图乙所示,则乙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小明使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拉力,但是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与实际值有较大的误差,试猜想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提出2点。【课后活动】1、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一下自己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写出具体的方案,

7、并动手做一下。2、自制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并与弹簧测力计比较一下,有何不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