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doc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doc

ID:60838073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21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穴位贴敷疗法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作者:卢光杰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2期        【摘;要】穴位贴敷法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此种治疗技术依据中医理论为基础,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在对应穴位上贴熬制出来的膏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中医儿科中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情况,如下表述。        【关键词】中医儿科;穴位贴敷疗法;应用情况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58-02    

2、    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此种治疗方法依据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将中药研制成粉末,调制成药膏,或者将中药汤剂熬制成药膏贴敷在对应穴位上,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種治疗方法较为简单,不会对患者带来疼痛反应,因此在中医儿科中被广泛应用。        1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原理分析        穴位贴敷疗法可以将药物直接作用在穴位上,在药物的刺激下可以促进穴位功能,并能促使药物尽快渗入患者皮肤。此外,直接作用在穴位上的药物,浓度较高,起到的药物疗效更为明显。此种治疗方法可以起到内服

3、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机体内的脏腑可以沟通身体的各个部位,起到互为表里的作用。人体内的经络脏腑是营气、卫气同行的渠道,而穴位则是血液、营气、卫气集聚的交汇点。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刺激对应的穴位可以改善脏腑的功能。采用穴位贴敷疗法作用在患者相应的体表穴位上,在刺激穴位的情况下,促进经络的传导,起到调理脏腑的功能。穴位贴敷疗法可以将药物的功效尽可能的发挥到最大,来纠正机体内脏腑阴阳不平衡的情况,由此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机、扶正祛邪的作用。药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药物自身的药理学性质影响药物透皮吸

4、收的功能,此外,除了以上因素的影响,患者自身皮肤固有的特性也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功能。据大量临床实践证实,药物可以经过皮肤吸收,特别是针对芳香类的药物以及挥发性质较好的药物来说,透皮吸收的能力会明显提升。芳香类的药物和挥发能力较强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和走窜性,在配合内服药物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内外兼治的功效。还有就是穴位贴敷疗法可以避免胃肠给药的弊端,避免出现药物损伤脾胃的不良放映。穴位贴敷疗法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儿童患者使用穴位贴敷疗法有较好的临床功效,这样可避免儿童服药的困难性,

5、便于简化儿童治疗难度,从而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        2穴位贴敷法使用的具体病症分析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咽炎、哮喘、扁桃体炎等呼吸道性的疾病;还有消化系统性的疾病,如患儿遗尿、腹痛、厌食症、便秘、晚上啼哭等。穴位贴敷疗法在治疗患儿以上病症时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3主要的贴敷膏方        3.1治疗哮喘的贴敷膏方        一两延胡索、一两的白芥子净末、半两的细辛、半两的甘遂,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半钱的麝香,将药物混合均匀,在百劳穴、肺俞、膏盲等穴位上涂

6、抹上将之构成了张潞学者所说的白芥子涂法,此种穴位贴敷疗法患者使用后在穴位贴敷的地方会出现局麻样的疼痛,患者出现此种感觉后,不要将贴敷的药剂除去,要等候三炷香的时间再将贴敷的药物除去。等到十天后再治疗贴敷一次,这样连续治疗贴敷三次可以起到治疗哮喘,除去病根的作用。此外,使用元胡、细辛、白芥子、丁香。生姜汁、肉桂构成的哮喘丸也可以起到治疗小儿哮喘的功效。        3.2治疗腹痛的腹痛膏        香附、肉桂、党参、生姜汁、吴茱萸、元胡、高良姜是构成腹痛膏的主要药物。        3.3治疗遗尿的遗尿膏

7、        吴茱萸、韭菜籽、肉桂、白果、细辛、党参、生姜汁以及鹿角霜是构成遗尿膏的主要药物。        4几种常见病症的贴敷穴位        4.1消化系统疾病贴敷穴位        将贴敷药剂贴在足三里、天枢、中脘等穴位上可以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如患儿胃脘疼痛、呃逆、呕吐、腹胀以及便秘等疾病。其中在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位置的为足三里,足三里是大肠募穴。在前正中线上,位于脐上4寸的为中脘,中脘是胃的募穴[2]。        4.2呼吸道疾病贴敷穴位        呼吸道系统疾病主要是小儿哮喘、咳

8、嗽等。贴敷穴位有肺俞、大椎、膏盲、膻中。在背部第三胸胸椎旁开一寸半的位置为肺俞,该穴位位于背部脏腑腧穴的最高位置。机体的一身正气全靠肺来主导,呼吸、汗毛空的开合等都靠肺来主导,选择肺俞进行穴位贴敷可以起到宣通肺气的作用。在背部第一胸椎上缘的大椎穴,督脉阳气汇聚的地方为大椎穴,大椎穴的主要作用是宣通诸阳。在背部第4胸椎旁开三寸的位置是膏盲。前中线第4肋间两个乳突之间的穴位为膻中,膻中可汇聚体内之气,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