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教案5.docx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教案5.docx

ID:60911460

大小:32.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0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教案5.docx_第1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教案5.docx_第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教案5.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教案5.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推荐⋯⋯⋯⋯⋯⋯⋯⋯⋯⋯⋯⋯⋯⋯⋯⋯⋯⋯⋯秋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使学生认识个人见识有限,若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古人:“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位作家是谁?成语“望洋兴叹

2、”“贻笑大方”又出自他的哪篇文章?(学生回答)明确:庄子《秋水》板书课题引入课文二、简介《庄子》并解题学生介绍后,教师点拨补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

3、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三、课文分析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字词读音及断句)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学生自读课文,交流课前预习时制作

4、的知识卡片合作小组交流,互相补充、讨论、明确,在此基础上,小组推荐展示1-2名学生的卡片。教师提示重点知识点,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其用法及意义。(1)通假字泾流之大(“泾”通“径”,径直)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区别)(2)古今异义词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意为“到达”。今仅用作另提一事的连词)东面而视(“东面”,脸朝东。今指东边)1⋯⋯⋯⋯⋯⋯⋯⋯⋯⋯⋯⋯⋯⋯⋯⋯⋯⋯⋯⋯⋯⋯⋯名校名推荐⋯⋯⋯⋯⋯⋯⋯⋯⋯⋯⋯⋯⋯⋯⋯⋯⋯⋯⋯(3)活用秋水至(名“(季)”作

5、“至”的状:随季,按季)流而行(方位名“”,作“行”的状:朝,向)以天下之美尽在己(形容“美”,作介“以”的,用作名:美景)(4)一多(5)句式道百,以莫己若者,我之也(判断句。“用⋯⋯者,⋯⋯也”表示判断)以莫己若者(前置句。否定句中,代“己”作前置。)我之也(前置句。助“之”是前置的志。)吾笑于大方之家(被句。用“⋯⋯于⋯⋯”表示被)以天下之美尽在己(“以⋯⋯⋯⋯”是古常的固定形式,可“⋯⋯是⋯⋯”“得⋯⋯是⋯⋯”)吾非至于子之,殆矣(“非⋯⋯,⋯⋯”,是副“非”和“”的配合格式,可“(要)不是,就

6、⋯⋯”)且夫我少仲尼之(“且夫”,。接上句或上段,用在下句或下段的开,可“再”“况且”,表示意思推一)(6)出自本文的成望洋:仰望海神而。原指看到人家的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力量不,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亦作“望羊”,仰的子。笑大方:留下笑柄内行人,内行的人笑。,留。大方,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常用作4.学生文,研(1)引学生用文原句回答下列①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②河伯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③河伯什么自己“笑于大方之家’?(2)学生,以下(内,分承担,班交流)①全文可分几

7、个次?次的关系是什么?篇文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海神,明个人的有限,比,就会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傲自,就免笑大方。全文可分两。第一(“秋水至”至“以天下之美尽在己”),写黄河的壮和河伯的傲自。第二(“流而行”至“吾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到大海后自不如。②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点:第一个“于是焉”,明河伯是在“秋水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第二个“于是焉”呼第一,比明,情况不同,不同,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③河伯引“道百,以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点:批自

8、己“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的狂妄自大。④河伯引“少仲尼之,伯夷之”的作用是什么?点:批自己的盲目崇拜。⑤篇文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点:个人的有限,比,就会示自己的不足,如果傲自,就免笑2⋯⋯⋯⋯⋯⋯⋯⋯⋯⋯⋯⋯⋯⋯⋯⋯⋯⋯⋯⋯⋯⋯⋯名校名推荐⋯⋯⋯⋯⋯⋯⋯⋯⋯⋯⋯⋯⋯⋯⋯⋯⋯⋯⋯大方。⑥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点拨: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像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四、小结《秋水》我们学的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