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doc

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doc

ID:61425401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1-29

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doc_第1页
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doc_第2页
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doc_第3页
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doc_第4页
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场悄然兴起的教育变革——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创新实践(三)《中国教育报》2013年12月16日6版常熟理工学院:亲近业界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常熟理工学院2004年升本后,在国内第一个明确提出“转型发展”的概念,目前正探索实现从“传统形态大学”向“应用型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学校始终将校地互动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形成了“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共同优化培养方案紧扣“地方性”和“应用型”两个关键词,学校强化校地互动、校企合作,以合作教育引领应

2、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增强行业能力,努力达成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整合。“IBM课程实验班”、“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和“微软学院”相关专业均实现了4年一体化设计和校企共同培养。注重合作开发课程,至今,学校已开设企业课程60多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50多门,把行业技能训练有效融入项目化的课程教学中。二是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特点和市场人才需求,积极探索“课程嵌入”、“定向培养”、“分段教学”、“工作室模式”等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合作教育模式。三是校企合作构建

3、实践创新训练平台。学校着力推进与业界共建“创新训练、实验教学和职业训练”三大平台,着眼训练环境的“真实”和“集成”。与业内著名公司共建追踪最新技术的创新实验室。除了“省市共建”、“校地共建”、“企业捐建”等,还与江苏通润集团等企业合作建成了国家级工程实验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深度合作建立行业学院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战略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学校高度重视合作的体制机制和校企文化契合等深层次问题,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一是创新合作管理体系。学校以“省市共建”、“校地共建”为核心着力推进校地互动、合作办学。建立了由校地

4、双方主要领导参加的校地互动领导小组,启动了定期会商制度;建立了合作教育委员会,设置了合作与发展处、教务处合作教育科,各司其职,服务教学改革。二是规范合作教育制度,梳理总结多年合作教育的实践成果,制订了相关文件,形成了有效的合作教育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三是创新合作运行机制。行业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另一关键词,选择若干地方产业支柱,形成与相应行业及相关企业共同建设承载合作教育项目的平台,是合作教育创新的落脚点。为此,学校率先提出并实践了“行业学院”的合作教育新模式。行业学院是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模式,承载若干合作教育项目,包括若干合

5、作开发的行业“课程模块”。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修完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程后,根据兴趣进入某个行业学院,选修“预设的”课程模块,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行业实践创新能力并初步建立行业文化认同。学校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已建有阿特斯光伏科技学院、康力电梯工程学院、国际服务工程学院、艺术与服装工程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等五个行业学院。行业学院使学校与行业的链接更加顺畅,形成了学校、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体”,扩展了学校的发展疆域,有效促进了学校与行业的协同发展。师资强调行业背景和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在应

6、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行业背景”和“专业发展”是较为普遍的“短板”。为此,学校大力推进师资转型工作。一是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于2011年在全省新建本科高校中率先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师教学生涯设计、教学能力校本培训,并通过专题研修营、教师沙龙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二是加强产业教师队伍建设。预留10%-15%的编制聘任业界技术骨干及海外“双师型”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并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能力培训,或采用与校内教师“1+1”互补结对的办法,使其尽快达到高校任教的基本要求。三是加快本校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队伍建设。从2006年

7、开始实施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的“双百工程”,明确青年教师定期企业培训制度,鼓励任课教师参与企业研发与技术改造,调整工程教育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办法。四是加快培养具有“意识国际化、能力国际化、素质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实施“教师国际化工程”(海外访学、留学),促进教师转型发展,使教师拥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国际视野。云南工商学院:市场导向增强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云南工商学院坚持市场导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向,有力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创

8、办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道路上取得了快速发展。培养方案一届一版学院积极探索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努力实现按需培养,两个衔接,即专业设置与职业分类相衔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每年派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