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县特种水产养殖崛起的启示.doc

营山县特种水产养殖崛起的启示.doc

ID:61484835

大小:2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2-04

营山县特种水产养殖崛起的启示.doc_第1页
营山县特种水产养殖崛起的启示.doc_第2页
营山县特种水产养殖崛起的启示.doc_第3页
营山县特种水产养殖崛起的启示.doc_第4页
营山县特种水产养殖崛起的启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山县特种水产养殖崛起的启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营山县特种水产养殖崛起的启示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偏东北地带,地处嘉陵江和渠江流域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7.3℃,降雨量为1081.8毫米,相对湿度为82.0%,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有宜渔水面积68410亩。近年来,营山县大力实施优质水产富民工程,把水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加以大力扶持,成功打造了清水乡至骆市镇之间的特色水产优势产业带和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一、打造川东北最大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营山县回龙镇鹞岩和清水乡顶子、红岩三村紧邻川北第二大水库---幸福水库,位于县城半小时经济圈内,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水资源较为丰富。2009年初在广泛考察论证、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依

2、托川北第二大水库---幸福水库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按照“招引业主大户、发展特色水产、突出规模效益、带动千家万户”的理念招引了南充营渔水产科技公司,着力建设“三区一中心”:一是特种水产孵化区800亩,主要繁育养殖生态甲鱼、大闸蟹、中华鲟、胭脂鱼、娃娃鱼、长薄鳅、叉尾鮰等名特水产;二是生态流水养殖区2000亩,主要利用自流灌溉,实施自然生态养殖;三是旅游观光休闲区200亩,主要实施集休闲、娱乐、垂钓于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四是科技培训中心,主要用于水产科技培训和技术交流。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建成特种水产孵化区320亩、生态流水养殖区1000亩、科技培训中心3000平

3、方米。基地内有水产养殖场(公司)5家,水产科技培训中心1座,2009年共产各类成鱼和鱼种公斤,出售鱼苗1000多万尾,实现产值1309.75万元,创利税335.23万元,带动周边670户农民规模发展水产业,实现人均增收500元。二、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积累的经验营山县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川东北最大的特种水产养殖场,给我们欠发达丘区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1、机制创新是效益的保障。一是政府发动搭台子。县委、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多次邀请县内外知名专家考察指导,制定了特种水产发展10年规划;组织召开银企对接洽谈会,牵线搭桥,帮助协调解决资金问题;出台特种水产养殖业

4、发展奖励扶持政策,建成水产品交易专业市场,派驻水产专家蹲点指导,在市场流通、技术培训等方面倾斜支持。二是能人带动探路子。南充营渔水产科技公司经理杨长军投资1200万元,盘活原国民蛙场等闲置资产,已建成特种水产核心示范基地800亩、流水养鱼场10亩,试养娃娃鱼、中华鲟、胭脂鱼等名特水产,并获得了特种水产进出口权,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三是农户主动参股子。周边农户主动参与基地建设和经营,流转土地给业主大户,以土地经营权收益入股,业主大户将建成的鱼池返包给农户认养,通过“土地入股、返租倒包、农户认养、互利共赢”模式,农户在租金互抵、利润分红的基础上,每年每亩

5、可得收入1500-2500元。四是专合推动赚票子。成立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统一提供鱼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产品,农户土地收益按每亩800斤稻谷当年市场价保底结算,公司将20%-30%的年度收益向农户“二次返利”,确保业主有赚头、农民尝甜头、发展有奔头。目前,合作社已吸纳首批会员83户,带动农户670户。2、技术支撑是特色的保障。一是大力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该基地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筛选引进了娃娃鱼、中华鲟、胭脂鱼、长薄鳅、叉尾鮰、大闸蟹等10余个名特优品种试养。同时,农业部即将认定授予基地为斑点叉尾鮰种苗培

6、育基地,抢占了全市乃至川东北特种水产养殖科技制高点的优势。二是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以科技培训中心为载体,通过主动上门服务、举办渔业技术培训班等方式为渔民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根据实际选择12个科技示范户,80个水产养殖大户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带动渔民学科技用科技,不断提高养殖水平。目前,已开展短期培训8期,培训渔民1200人次。三是大力实施人才兴渔工程。重金聘请水产养殖专业人才,共建基地,共享成果。目前,基地拥有水产高级工程师2人、水产工程师1人、经验丰富的水产养殖技术工人20人,其中营渔公司经理杨长军曾参与完成“幸福水库水质改良技术”和“南方大口鲶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先后荣获营

7、山县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二等奖。3、配套措施是发展的保障。一是建管责任配套。把基地建设纳入县级重点实施项目,建立“县委、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负责,部门、乡镇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包干落实”的责任体系,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总结、一年一考核的模式,形成了部门、乡镇、业主和群众合力建基地、加快兴产业的良好氛围。二是基础设施配套。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的原则,争取水利、农业、交通、林业、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500余万元,连片建成标准化鱼池1150亩,水渠6000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