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docx

ID:61540201

大小:15.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25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docx_第1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docx_第2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docx_第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课欢乐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10个汉字。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泼水节吗?那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你想知道人们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吗?今天的课文都会告诉你。2.板书课题

2、《欢乐的泼水节》。指导朗读课题:pō泼3.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1]),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内容包括民俗活动、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类别。二、初读感知第1页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pōtǒnghùjíxiángrúwèixìngkěnlí泼桶互吉祥如味幸肯离(2)指导生字的笔顺。“互”:横、撇折、横撇、横、“离”:点、横、撇、捺、竖折、竖、竖、横折钩、撇折、点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

3、解决。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泼水木桶互相吉祥如果味道幸福肯定撒泼桶通相互吉林如此味觉幸亏不肯三、精读领悟师:认识了生字宝宝,再读课文就容易多了,请同学们快速的阅读课文,看看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1)介绍西双版纳:出示(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2)出示(凤凰花)图片(3)什么是“一年一度”?你体会到了什么?每年一次。体会到“泼水节”对傣族人们的重要。2.师:傣族人们是如何过泼水节的呢?让

4、我们到第二自然段中去看一看。(1)人们是怎么做准备的?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2)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盼望泼水节的到来?(早早、早已)可以看出泼水节是人们盼望已久的。(3)人们为什么这么早做好准备?因为人们心情很激动很高兴人们盼望已久的。。第2页(4)你也能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吗?秋天到了,有的小动物忙着盖房,有的小动物忙着储备粮食。(5)人们是怎么泼水的?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6)个个身上湿

5、淋淋的,为什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清水是迹象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7)“怎么能不高兴呢?”改成陈述句。肯定高兴。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1)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哪些其他活动?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4.课外拓展:壮族——三月三歌节阿昌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藏族——藏历节四、课堂总结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五、课堂练习1.我会扩词。泼()()()桶()()()幸()()(

6、)2.读一读,抄一抄,写一写。幸福香水一年一度吉祥象征不肯离去六、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第3页2.完成课后习题。【板书设计】20.欢乐的泼水节一年一度泼水节准备桶、盆清水吉祥如意活动龙舟、烟火【教学反思】本篇课文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20课,课文主要讲的是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在本课的教学中,导入新课时,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使学生自己主动来寻找答案。学生能产生学习的欲望,学会自主识字。学生能够充分识字,在掌握好生字的基础上学习课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识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抓住文

7、中的重点词语,结合实际图片理解,体会词语的含义。本课不足之处在于,多数由教师来提问,缺少学生讨论。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