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代汉语东风解现代汉语难题---陈永海.doc

借古代汉语东风解现代汉语难题---陈永海.doc

ID:61625063

大小:32.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4

借古代汉语东风解现代汉语难题---陈永海.doc_第1页
借古代汉语东风解现代汉语难题---陈永海.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借古代汉语东风解现代汉语难题---陈永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借古代汉语东风解现代汉语难题古今汉语虽一脉传承,但亦各有其特点。相比较而言,古代汉语有着更多属于自己的特性,而这些特性,现代汉语往往已不常用或不具备。可殊不知,巧妙地借助其特性,往往可助我们解决一些现代汉语中遇到的难题。一、巧借词类活用,妙解现代词语词类活用现象,于古汉语中本属常见,可于现代汉语中却极为罕见,这就令不少人产生了错觉,以为现代汉语中已没有了这种现象,可事实上,这种特殊现象今亦有之,只不过并不常见罢了。譬如:例1.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鲁迅《药》)例2.奋力走了这么长的一段路,我真是饿极了,

2、于是就找了家餐馆狼吞虎咽了一回。分析:就例1而言,众所周知,“运气”乃一名词,可于此处其后却跟上一代词“你”,很显然,“运气”与“你”之间已构成逻辑上的动宾关系,即“运气”已不再是名词,而成为一动词。对于这一点,如果不联系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可能根本就无法理解,那么就更谈不上如何去鉴赏其运用之美了。同样地,对于例2,如果我们不联系此知识,那么,对“狼吞虎咽”一词中之“狼”“虎”活用作状语的情形肯定也会产生误解,如果这样的话,势必就会影响其意思的准确表达,进而亦会影响其正常使用。二、智借特殊句式,析解变式句意倒装句、省略句等

3、特殊句式于古汉语中虽属常见,可现代汉语中除作者有特殊需要外,一般是不会随便使用它的,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的话,对于其之出现,我们可能就无法理解,那么就更谈不上体悟作者之特殊需要了。譬如:例3.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孙犁《荷花淀》)例4.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鲁迅《祝福》)分析:对于例3,显然,此句中“怎么了,你?”这一部分不合常规,如果我们不联系古汉语中常见之特殊句式的知识,势必就无法理解之,那么,谓语“怎么了”前移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我们也必定

4、难以体会出来。同理,对于例4,如果不清楚并联系此知识,那么,句子俩倒装成分“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中被作者赋予的特殊用意可能就很难被发掘出来,于是文章的感染力、震撼力势必会因之大打折扣。三、借“之”“取独”用法,排解语病难题古汉语中,当主谓短语充当一个句子的成分(即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一般会在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放入一个“之”,意在取消其单独做句子的资格,即常言之“取独”,其实,此种用法现代汉语亦有之,只不过形式不同(现代汉语中多为一个有着主谓宾的句中句),于古今扮演的角色不同(于现代汉语中一

5、般多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定语,包括介宾短语之定语),导致的病症不同(现代汉语中因之多致不合逻辑类语病),采取的措施不同(现代汉语中多将“之”即“的”置于动宾之间)罢了。譬如:例5.公园管理处采取有力措施,制止了游客揭发少数人破坏公园内设施的不良行为。例6.大家对护林员揭发少数林业工作人员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分析:对于例5,显然,“游客揭发少数人破坏公园内设施”乃一主谓宾俱全的短句子,但因其充当着整个句子之宾语“不良行为”的定语,故而其是没有资格单独做句子的,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整个句子,于是联系古汉语中有取独作用的“之”字

6、,就可想到应在适当的地方(即“揭发”与“少数人破坏公园内设施”之间)放入一“之”即“的”字。同理,例6亦应在“揭发”与“少数林业工作人员偷运木料”之间放入一“之”即“的”字。总之,古今汉语有着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学习时,我们应当用传承之眼光来对待并利用之,切不可将它们孤立割舍开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