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王云龙.doc

数学论文王云龙.doc

ID:61642501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5

数学论文王云龙.doc_第1页
数学论文王云龙.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数学论文王云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魅力湖北襄樊五中数学组王云龙北京时间七日八时三十四分,经过三百二十六个小时、飞行约一百八十万公里的“嫦娥一号”卫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这一刻,“嫦娥一号”的轨道圆了,是一个距月面两百公里的环月圆轨道。“嫦娥一号”已经创下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第一个测控距地三十八万公里的航天器、第一次走向深空……随着它的入轨运行正式和开展科学探测活动,还必将续写更多个第一。这一刻,地球上一个伟大民族的一个梦也圆了,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奔月梦想终于成为现实。中国首次探月即取得堪称完美的圆满成功,这

2、在世界探月史上并不多见,此前也只有欧洲空间局做到了这一点。它标志着绕月探测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也标志着中国航天正式开始了深空探测新时代。我们都为我们的祖国自豪,为中国人而骄傲!在高兴之余,我想把“嫦娥一号”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多了解些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感悟数学魅力,可怎么入手呢?为此,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加以尝试:问题1:假若“嫦娥一号”的运行轨道是以地心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近地点距地面200公里,远地点距地面350公里,并且近地点、远地点、地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半径约为6371公里,求飞船的轨道方程。它的离

3、心率、长轴、短轴长各是多少?问题2:变轨对“嫦娥一号”来说,就是指变更飞行轨道。如果直接将卫星从地面发射到地月转移轨道,就需要比“长征三号甲”推进力大很多的火箭,发射成本将成倍提高。这次发射首先将卫星送到环绕周期为16小时的超地球同步轨道,在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过程中等待月球飞过来,并通过变轨逐步提升速度。“嫦娥一号”在飞行过程中需要多次变轨,最终加速到地月转移轨道的入口速度,通过卫星自己的机动能力,实现飞向月球的目标。虽然增加了控制难度,但通过多次变轨可以在时间上腾出精确调整的余地,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燃料成本。请同学

4、们自己设计一个有关“嫦娥一号”的问题。课堂上,同学们对这两个问题都很感兴趣,讨论很激烈,各抒己见,发表积极的看法。问题一,同学们在学习了椭圆的几何性质后,虽然非常容易解决,但建立在实际问题背景下,同学们兴趣很浓厚;问题二,需要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让同学们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研究,主动性增强了,学以制用。我建议他们自由结合成小组,共同讨论,研究。最后同学们交上的作业虽然良莠不齐,但都是经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果,都有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之后,在课堂上,我经常

5、给学生讲些生活问题,比如:换灯泡的概率问题;感冒药,早一粒,晚一粒中药物缓释问题;喝饮料时,血糖上升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口,能源,医疗,可持续发展,生活空间,生态问题或自然现象,虽然同学们现在还没有能力解决,但这些都是学生都很关心的问题,现在有了感性认识,学习兴趣更浓,求知欲更强。教师应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纳入到学生的生活背景之中,关注学生关心的是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索、认识和掌握知识。一、联系生活实际,寻找数学模型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其中一个重

6、要的原因就是脱离生活实际。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概念等,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尽量地引导学生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模型。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比如数列中的分期付款,简单的线性规划,抽样方法,正态分布等知识,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2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能加深数学知

7、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热情。二、创设生活情景,发现、探索数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他们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陌生感、距离感和畏惧感。而对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他们的知识则能自觉、顺利地发展,从而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根据这一认知特点,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

8、系的切入点。力求做到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习数学;力求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同时又要感觉到问题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