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爱呵护孩子善感的心灵.doc

用师爱呵护孩子善感的心灵.doc

ID:61659148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6

用师爱呵护孩子善感的心灵.doc_第1页
用师爱呵护孩子善感的心灵.doc_第2页
用师爱呵护孩子善感的心灵.doc_第3页
用师爱呵护孩子善感的心灵.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用师爱呵护孩子善感的心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师爱呵护孩子善感的心灵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所以表现出许多独有的特征。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增强,自我意识逐步显现。由于当今社会信息化的特点,相比原来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精力充沛,眼界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广。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显著增强,不喜欢别人管手管脚,总想摆脱对父母、老师的依从。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容易出现心理反常、心理变态。但是,他们的愿望与实际能力又有很大矛盾,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情感比较脆弱,易冲动。老师、家长的教育,常会使他们反感、抵触,甚至不听劝告,与他人闹对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教育

2、问题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现在,我想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尊心比较强,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与尊重。这就要求教师尊重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使他们渐渐感到自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不能态度粗暴,随意呵斥他们。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对教师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要把学生看作是人,是发展的人,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人。一次上自习时,两个女同学不知何故发生了争吵,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也影响了其他同学。我打算分别叫出来问清原因

3、,没想到立刻陷入了僵局:被点名者稳稳地坐着,从表情可以看出:她是不打算出教室的。教室里静悄悄,其他同学都在写作业,但我知道,他们也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我用平缓的语气对她说:“你如果希望老师把想对你一个人说的话,当着全班同学说,你坐在那里听也可以。”我有意识把“一个人”及“全班同学”几个字说得重一些,并坦诚地望着她。她坐不住了,立即走出教室,轻轻对我说:“老师,我不是故意气您。我们俩人争吵,您先叫我出来,好像责任在我……”。在这一案例中,一方面表现出学生“自尊”的需求,一方面也说明如果教师在工作中不注意“细节”,就很容易和学生造成对立。二、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成功的

4、教育,需要对每个学生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经历等有一个透彻了解。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有时的行为表现和原始动机差异很大,如果单凭行为后果处理问题,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教师只有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和心理特点,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因势利导,取得教育效果。一次,有位男生偷偷将一条蛇带到了学校,虽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引起同学恐慌,影响很坏。盛怒之下,我将他拉到办公室,准备狠狠批评。看着他不知所措的样子,我决定给他一次辩解的机会。原来,他不是恶作剧。班里的“生物角”使他爱上了许多动物。学完《蛇与庄稼》一文后,他对蛇有了新的了解。当天上学途经菜市场,他看到商贩手中被

5、拔掉了毒牙,即将成为人们美餐的蛇,他决定救下它,他掏出身上的零花钱把它买了下来,准备放学后找一块庄稼地放回大自然,没想到……。听了他的话,我很感动,我们的环保教育,不就是希望孩子有热爱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吗?我暗自庆幸自己给了他说明情况的机会,没有主观臆断。我告诉他:他的动机是好的,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安全,多和大人商量。他感激地点了点头。我坚信:这件事会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也一定会吸取教训。试想想,如果我们不去了解他,误解了他,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很可能会挫伤了他的积极性,教育就宣告失败,只有充分了解情况,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有的放矢,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6、。三、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报纸上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大人用积木为孩子搭起了一座整齐壮观的楼房,可是孩子走过来一脚把它踢倒,自己搭起了歪歪斜斜的楼房。虽然他搭得远不如他的父亲,但他对自己的作品很欣赏,很满意。这说明,孩子有要求“主动性”的心理。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希望自己完成。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学会科学、理性的驾驭自己的大脑,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将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一次测验前,我强调了考试的目的,同时希望每位同学严格要求自己,把考试作为自我检查学习效果

7、的手段。老师不想做警察。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很珍惜这种信任。我开始埋头改作业,教室里安安静静,直至交卷。这是我教学以来纪律最好的一次测验。在后来的日记中,很多同学写了对此事的感受:他们说,他们谁也不愿辜负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经说过:在经历若干年工作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景的主因。的确,身为教师,具有巨大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可以制造痛苦的悲剧,也可以是激发灵感的媒介……我们要小心呵护孩子善

8、感的心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