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doc

只拣儿童多处行.doc

ID:62086663

大小:7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2-26

只拣儿童多处行.doc_第1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doc_第2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doc_第3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doc_第4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只拣儿童多处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2、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时1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重点难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教具学具光盘、挂图板书设计人人多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就是美好的春光景美预习要求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出示春景图:

2、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2、板书课题:22只拣儿童多处行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2、学习生字。指名读词语3、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三、再读课文,理清

3、脉络1、指名分段读文。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4、练习有感情朗读。四、课堂练习1、写字指导。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2、交流画出的词语

4、。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2、学生描红,临写。3、抄写词语。备注:课题2、只拣儿童多处行课时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重点难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教具学具板书设计人多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就是美好的春光景美预习要求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复习导入。1、冰心奶奶

5、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二、讲读第二段。过渡: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讲读第3自然段。  (3)大屏幕出示第3自然段,引读。2、引读第4自然段。  (师引)既然知春亭畔座无隙地——(生读)“我们就沿着……”(师引)没想到,在转弯的地方——(生读)“(1)自读,思考: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2)交流。(很多孩子;谈笑、休息、游玩。)总和……”(师引

6、)“知春亭和园门口”——(生读)“大概是……”3、讲读第5、6自然段。过渡: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1)听录音朗读第5自然段。(2)范读第6自然段。  (3)小结。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冰心奶奶在玉澜堂,果然看到了开得旺的海棠花,感受到了浓浓的春意,感悟到春天的力量!4、讲读第7、8自然段。  过渡: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    过渡: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

7、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      交流,品读。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提问:看着这些海棠花,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她赞叹什么?指导朗读。这两句话,用了两个感叹号。怎样读,才能表达冰心奶奶发自肺腑的赞叹之情呢?(1)自读第7自然段。(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3)指名分角色朗读。(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三、讲读第三段。  过渡:冰心奶奶在游览颐和园前,确定游览的思想:游人不知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那么,她游览了颐和园后,她的感受怎么样?她最想告诉大家什么?四、总结。  同学们,冰心奶

8、奶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而又真实地记录了她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不仅赞美了春光,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和殷切的希望。  同学们,你们是人间最美好的春光,你们才是祖国的春天。让我们一起高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五、作业布置。(1)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需要人培育;活泼、生命力旺盛;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给别人带来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