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基础》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会计基础》人才培养探究

ID:6237721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7

高职《会计基础》人才培养探究_第1页
高职《会计基础》人才培养探究_第2页
高职《会计基础》人才培养探究_第3页
高职《会计基础》人才培养探究_第4页
高职《会计基础》人才培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会计基础》人才培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会计基础》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会计基础》作为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对《会计基础》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会计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关键词:《会计基础》;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4-0078-02《会计基础》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基础专业课程,为会计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对于学生的

2、后续发展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本课程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大一的初学者,传统的教授法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觉得比较吃力,而且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一、直观教学法“直观(perceptual6intuition)”,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地接触、直接地观察生动地反映而获得的感性认识。直观教学法,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直接接触会计工作、直接接触相关会计资料,让会计初学者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学

3、习的兴趣。(一)通过参观企业,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工作环境,了解会计工作赖以存在和进行的特定组织或单位《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会计专业的初学者,对社会、对企业缺乏了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授,同学听讲,灌输式教学。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过之后依然不清楚,不记得。通过组织部分同学实地参观企业(主要了解企业具体从事哪些经济业务,企业主要机构设置,企业财务部门主要工作),或者条件不足的学校可以在毕业生顶岗实习期间通过指导顶岗实习的老师有针对性地对部分

4、典型企业进行实地拍摄。有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同学参观多专业综合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一般都会设有银行、工商局、税务局、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还有诸多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各单位部门比较齐全。(二)通过展示会计资料,让同学们了解会计工作内容及具体账务处理流程(凭证—账簿—报表),并加深同学们对会计工作的印象6初学者对会计工作了解甚少,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下学过之后往往只剩下会计科目和会计分录了,完全不记得会计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在《会计基础》课程在参观企业后,我们会将企业实际工作中用到的会计凭证、会

5、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企业在实际发生经济业务后要取得相关的证明(如:去超市购物要索取发票),这就是我们的“原始凭证“,在取得原始凭证之后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复式记账法”记录下来,先记在“记账凭证”上,以便分类记录,再根据记账凭证登到相应的“会计账簿”上,最后将会计工作的最终结果编制在“会计报表”里。不断强调重复会计的工作流程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图略)。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指根据教学需要的需要,结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理解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以

6、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会计基础》课程内容抽象、专有名词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例如预借和报销差旅费的知识,学生经常不清楚什么是其他应收款,什么时候涉及到其他应收款,什么时候涉及到相关管理费用或者销售费用。首先将同6学们分组,四人一组,分别为借款人A、部门负责人B、出纳C、财务主管D。然后请同学们置身工作环境中(A欲出差,去财务部门预先借支差旅费,A需要办理什么手续?)请各小组分别讨论。讨论过后请组长回答小组结论,并可请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7、或者提出意见,最终确定相关手续。站在公司的角度,在借出差旅费之后,企业的库存现金减少,这笔钱只是借给出差人,出差回来时是要收回的,要么收回报销票据,要么收回现金,因此借出去的钱构成了企业的“其他应收款”。待出差人员出差归来,报销时,才是真正花费了,才能记入相关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悟原始凭证的取得过程,有必要的相关的监督,不是想借就能借到的,要有相关人员的批准确认。而且能够很好理解“其他应收款”。三、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8、,将学学任务划分为各个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老师引导和点拨下,独立地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进而完成任务项目。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将知识融入其中,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己亲身体验过便能真正掌握其中的原理。(一)教师创设情境62013年11月30日,东方公司出纳王晶收到银行发来的对账单(给出对账单),王晶将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