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赏析-翻译-原文.docx

遣兴赏析-翻译-原文.docx

ID:62548986

大小:68.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5-12

遣兴赏析-翻译-原文.docx_第1页
遣兴赏析-翻译-原文.docx_第2页
遣兴赏析-翻译-原文.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遣兴赏析-翻译-原文.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遣兴赏析

2、翻译

3、原文年代:唐作者:原文骥子好男儿⑵,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⑶。世乱怜渠小⑷,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⑸,雁足系难期⑹。天地军麾满,河战角悲⑺。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⑻。⑴遣兴(xng):犹遣意,也就是以写诗来消遣之意。⑵骥子:杜甫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⑷渠:他,指骥子。⑸鹿门携不遂: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东汉末,天下大乱,庞德公携全家隐居于此。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

4、。⑹雁足系(j)难期:意思是难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雁足,i事见《苏武传》,大意是,汉求苏武,匈奴单于诡言已死。汉使得密3报,知武在某大泽中,于是声称:汉天子射上林苑中,得雁,足系帛书,知武所在。单于大惊,只好放还苏武。⑺天地军麾(hui)满,山河战角悲: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军麾,军旗。⑻傥(tdng)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傥,通倘,如果。免相失,免于相互离散。迟,延迟。鉴赏公元756年5月,安禄山叛军来势汹汹,潼关危在旦夕。杜甫至奉先(今陕西蒲城)携家北上避难,寄居邮州(今陕

5、西富县)羌村。7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只身前往,中途为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这首《遣兴》大概作于被俘之后。此诗的怀念对象是儿子,慈爱之情溢乎全篇。这是一首排律(俗称长律),中间四联全是对仗。全诗可分三层:前两联回忆过去,写骥子两三岁时颖悟过人;中间两联写骥子此时的遭遇,因逢世乱,居无定所,又值父亲外出,音信全无,只能仰赖母亲的爱抚;最后两联写想跟家人团聚的急切心情。这首诗先写过去是有深刻用意的。按作诗的时间来推算,骥子学语时当为公元755年,战乱还没有发生,可是谁也没有料想到就在这年的11月安禄山发动叛乱,战争

6、波及广大地区,使千万个家庭流离失所。诗人先写骥子在先前的颖悟的表现,再写他在战争中的遭遇,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止匕外,从怜渠小仰母慈诸语中还能看出诗人因未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而深感内3疚的心情。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