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ID:62533024

大小:66.1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5-12

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1页
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南安军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安军原文

2、翻译及赏析创作背帝禹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厘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作品鉴赏一二两句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借以和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

3、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上句化用《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何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2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杭,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这两句对仗整饰,蕴蓄着极深厚的感情和自信心。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他出之以言,继之山行,于是开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而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庐陵,没有能死在家乡。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

4、,只好开始进食。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见《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饿死真吾事,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察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