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

ID:6580862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18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_第3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_第4页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美学特点    摘要 中国的园林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妙极自然,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的理论,以及创作实践的影响,不仅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而且对欧洲一些国家的园林艺术创作也都发生过很大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主要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其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苏州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古典名园。园中融建筑、山水、花木、铺地等造园要素于一体,运用对比衬托、相互因借等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宁静、素雅、幽深的意境。  古典园林中常

2、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在融合了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  空间随着心中意境可敛可放,是流动变化的,是虚灵的。中国的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正在于其中所体现出的空间之美。正如老子所说“诞植以为器,当其无而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际上,捏土造器,器的本质不再是土,在它当中产生了“无”的

3、空间,而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中国的造园艺术同样是通过对景观的处理来实现对“空间”的追求。  关键词:由“望”生境因“借”成景以“小”见景  一.由“望”生   “可望、可行、可游、可居",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为了“可望”必须在园林中修建亭台筑高台,以便赏景;为了“行”于园林中,必须修园、磴道、环廊、桥梁等,以便在园中游走,享受登山涉水之乐;为了“游” 就必须建一系列赏心悦目的景观;为了“居”必须建厅、堂、斋、馆,以供会友宴饮与就  寝之用。其中“望”是最重要的。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走在环廊上欣赏四周景象。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就是“住”,也同样要“望”。居所上的

4、窗子并不仅仅为了透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即使同—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空间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明代人有一首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中国园林中的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左思《三都赋》:

5、“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都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而是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象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人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 这些表现出了中国园林的民族特点。中国也有许多诗歌可以表现园林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丰富了美的感受。但外国的教堂无论多么雄伟,也总是有局限的。但我们看天坛的那个祭天的台,这个台面对着的不是屋顶,而是一片虚空的天穹,也就是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  一.因“借”成景

6、   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在园林建筑中就采用种种手法来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例如借景、分景、隔景等等。其中,借景又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 巧于因借起到空间的引导和指示作用,使得园林中的景致令人目不暇接。上下联系,前后呼应,营造出动静皆宜,引人入胜的景观效果。许多现代园林   设计师都把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参照,通过借景形成园林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协调,就是借用中国传统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取得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 玉泉山的塔,好像是颐和园的一部分,这是“借景”。苏州留园的冠云楼可以远借虎丘山景,拙政园在靠墙处堆一座假山,上建“两宜亭”,把隔墙

7、的景色尽收眼底,突破围墙的局限,这也是“借景”。颐和园的长廊,把一片风景隔成两个,一边是近于自然的广大湖山,一边是近于人工的楼台亭阁,游人可以两边眺望,丰富了美的印象,这是“分景”。《红楼梦》小说里大观园运用园门、假山、墙垣等等,造成园中的曲折多变,境界层层深入,象音乐中不同的音符一样,使游人产生不同的情调,这也是“分景”。颐和园中的谐趣园,自成院落,另辟一个空间,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大园林中的小园林,叫做“隔景”。对着窗子挂一面大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