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教学设计及反思

《氓》教学设计及反思

ID:6623813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20

《氓》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氓》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氓》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氓》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氓》教学设计及反思恩施市二中赵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理解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能力目标:1、梳理情节,体会情感变化2、分析人物形象并体味主题。3、熟读成诵,背诵课文。情感目标:1、同情《氓》中女子的不幸遭遇,学习她自尊自爱的人格精神。2、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感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围绕“变化”一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手法的妙处。【教学难点】1、比兴手法2、背诵课文【教学方法】1、讨论法。2、诵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诗经》中曾

2、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辗转反侧”,那如果求之得矣,是不是就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经》,去问问那个夙兴夜寐的女子,她为何伤心哭泣。二、一读全文,整体感知(齐读)展示诵读要求三、分析情节变化恋爱——婚变——决绝(变)四、分析女子的情感变化甜蜜幸福——伤心痛苦——自尊坚强(变)五、二读(读出感情)学生推荐一女生读最后一章六、合作探究:1、找找男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表现并探讨其性格特点。2、请学生做出评价。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知当时的标准是内外兼美,外容内德。生分组讨论男女主

3、人公的形象。女子温柔贤淑,任劳任怨,孝顺隐忍——爱不变难点透析:对“容”美的理解比兴手法的运用,桑叶的沃若比喻女子的青春貌美,也隐喻了女子的幸福生活,桑叶的枯黄掉落,也喻示着女子的憔悴痛苦。男子婚前老实忠厚,婚后暴躁变心——变心归纳男女主人公形象。通过男女在感情中的变化,剖析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是男子变心。七、拓展延伸:比较汉乐府《有所思》(自尊自爱)情感渗透女子的做出了最后的选择——分手(决绝坚强自尊自爱)八、小结全文《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

4、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九、三读成诵十、当堂检测十一、学习反馈教学反思这是一节以实现“高效课堂”为目标的公开课比赛,班级是临时抽取的,故师生之间缺乏深入交流和足够的默契,我也发现学生离开熟悉的教室到多媒体教室学习,加上听课老师较多而显得比较拘谨,这让缺乏大赛经验的我更多了一份担忧。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整体设计,外在形式上把“读”当线索,内容上紧紧围绕一个“变”字,找情节变化,析情感变化,重点突出,课堂完整。再就是扣住了文本去追问学生,让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文本内容,同时培养他们探究学

5、习的能力。总体说来这堂课上得不是很好,我自己不够自信,没有放开,上课时缺乏激情。虽然学生跟着我在思考,但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没有展示出他们最优秀的一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