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 第三单元

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 第三单元

ID:6657784

大小:3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1-21

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 第三单元_第1页
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 第三单元_第2页
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 第三单元_第3页
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 第三单元_第4页
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 第三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 第三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第三单元本文档是本人花费多年,收集整理的,精心挑选!高一语文同步辅导教材(第11讲)第三单元10、琐忆学习内容1.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2.体会课文中起概括作用的语句3.了解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和伟大人格学习指导一、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唐弢1961年为了纪念鲁迅诞辰80周年而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发表于当年外文出版社办的英文杂志《中国文学》九月号上,并同时发表于《人民文学》。  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敌人无比仇恨,决不

2、妥协;对同志无限热爱,鞠躬尽瘁。唐弢同志说:"回想建国以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强调鲁迅先生品质中战斗性的一面,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阐发得比较充分,但是关于他对同志,对青年的爱就强调很不够。我认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在不同方面的两种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对敌人恨,对同志必然是爱。所以我想在我的纪念文章里应该两方面都讲一讲。三十年代我作为一个青年,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一些接触,亲身感受过他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因此,想从后一方面多说一些,这就是我写《琐忆》时的指导思想。"

3、  琐忆,"忆"字表明这是一篇以记叙回忆性材料为主的文章,"琐"字既表明文章所记的材料琐细而众多,又提示了作者选材上的意图--以小见大。作为一篇回忆鲁迅的纪念性文章,本文无论在写真方面,即提供历史资料方面,还是在传神方面,即再现鲁迅精神方面,都可列为同类文章中的上品。二、阅读全文,整体把握1.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  睚眦yázì铄shuò揣chuǎi惴zhuì  晤wù俟sì豸zhì魇yǎn掳lǔ  2.思考:本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情表现"横眉冷对千夫指"?哪些事情表现"俯首甘为孺子牛"?试参照下面这张关于

4、第一次谈话的卡片,制作其他六次谈话的卡片,并对七次谈话进行分类。    鲁迅第一次谈话  内容概括:不其而遇,疑云消尽  谈话摘要:"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也姓过一回唐。"  谈话方式:对话  作者感受:心头疑云全部消尽散绝,由听到的"不容易接近"转为亲身体验到的"平易近人"。  在自己制作其他六次谈话卡片的基础上,对照下面的卡片。  鲁迅第二次谈话  内容概括:政治腐败,不容夸耀  "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只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方式:独白。鲁迅第三次谈话 

5、 内容概括:勉励青年,要有自信  "小溪......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浅是深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方式:独白。鲁迅第四次谈话  内容概括:克服局限,甘为孺子  "有这回事。""进化论嘛!""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  方式:对话。  感受:这四段话可以看作是他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解。鲁迅第五次谈话  内容概括:无耻宣

6、传,丧尽"国格"  "一天,一个要饭的奔走告人,说是阔人和他讲了话了,许多人围住他追问究竟。他说:我站在门口,阔老出来啦,他对我说:'滚出去!'"  方式:独白。  感受:会心的大笑。鲁迅第六次谈话  内容概括:禁止同泳,自欺欺人  "同学同泳,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不如......一律戴上防毒面具"  方式:独白  感受:笑不可抑。鲁迅揭开了矛盾,把我们的思想引导到认识事物内蕴的深度。鲁迅第七次谈话  内容概括:屈服强权,满嘴昏

7、话  "骗子的行当","我看倒可以连同批语一起印出去","快了!一个政权到了对外屈服、对内束手,只知道杀人、放火、禁书、掳钱的时候,离末日也就不远了。......"  方式:对话  感受:昏沉沉的头脑清醒过来,又觉得精神百倍了。    一至四次谈话主要记鲁迅平易近人,爱护青年的事,表现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五至七次谈话主要记鲁迅蔑视敌人,抨击时弊的言论,表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斗风格。全文是以鲁迅先生的两句诗为纲来组织的。文章之所以先写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主要是针对一般人认为"

8、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等错误认识而作的安排,显示了特定的针对性。三、对文中某些语句和段落的理解  1."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根据这几句话,对"平易近人"的理解应注意两点:①"能憎才能爱",对人民的爱与对敌人的恨着密切的关系,愈是恨敌人,与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