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

ID:6679843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2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万里长城》教学设计之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34个词语。2、给文章分段,了解课文大意。3、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教学难点:用摘录法归纳段意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谁见过万里长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长城?二、学习首尾两段。1、出示第一段。说说哪些词语读重音?为什么?2、出示最末一段。(1)指名读。(2)说说你有什么问题?三、自学课文。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文。1、开火车读词语。正音:鸭绿江、了不起、

2、为了、成为、得用字形:魄、嘉峪关、御、巍2、指名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按课后第2题分段。首段与尾段有什么作用?2、第二段写长城的特点,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出来?你运用了什么方法?3、引读。4、用摘录法归纳大意。五、巩固练习1、抄写词语。2、作业1—3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2、能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3、熟读课文,读出感情。4、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起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

3、理解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二、学习第一段。1、比较句子。(1)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建筑物。(2)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物。(3)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意思的不同,说说差异。2、背诵第一段。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课文的第二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看图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长城的气魄雄伟的?用“。”圈出来。[板:像一条巨龙气魄雄伟长、宽、高赞叹](穿插自己的经验)2、说说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4、应该怎样读?3、为什么说长城“坚强、刚毅、庄重”呢?(作者把长城当作了民族之魂)齐读最后一句,重点词读出重音。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这么长、这么高的长城,不是几年,几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填表:历史时间离现在多远怎样筑长城长城当时作用战国时期2、集体校对、订正。五、巩固练习1、用“赞叹”、“巍然屹立”造句。2、作业本4、5题[板书:19、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气魄雄伟长、宽、高赞叹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能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

5、句。4、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重点:了解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教学难点:体会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根据板书来说说长城的气魄雄伟。2、说说长城的建筑史。二、学习第4自然段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思考:你从哪里看出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呢?(找出书上有关句子)2、汇报:(1)“如果……可以……”[板书]地球的周长有多长?(约4万公里)4万公里的墙需要多少石料呢?联系长城现在的景观、长度再说说长城的工程浩大。(2)施工艰难你从课文哪个

6、地方可以看出呢?[板: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为什么要用很多种方法?师补充:用作长城外壳的条石,整齐,但非常重,每块重达1吨多,它们是怎样从采石头场被运到崇山峻岭之顶的呢?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这恐怕还是一个难题。我们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这还是一个谜。相传明朝修建嘉峪关时,工匠事先计算用砖的数量极为精确,竣工时只剩下一块砖,现在这块砖仍然放在嘉峪关的小楼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计算用料精确度的顶峰。说说你的感受。(3)“得有多少人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来说明它

7、呢?谁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4)朗读指导。三、学习第4自然段1、齐读第4自然段。2、说说段意。(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作者为什么不用这句话作为结尾呢?3、汇报。(“巍然屹立”、“万里”写出了长城的气魄雄伟,第二句强调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来的,写了这两句使第三句话更显得“理直气壮”)4、感情朗读。[板书设计:19、万里长城工程浩大如果……可以……施工艰难得用多少巧妙的办法得有多少人为之付出血汗和智慧]◆[2004-03-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