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

2011年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

ID:6783934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25

2011年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_第1页
2011年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_第2页
2011年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_第3页
2011年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_第4页
2011年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年中考安徽历史复习纲要(根据最新考纲整理)古代篇1、先秦时的安徽经济(1)、肥东大城墩、五河壕城镇的新石器遗址(四五千年前种植水稻),亳州钓鱼台遗址(西周时种植小麦)。说明古代江淮农业发达。(2)、水利工程:芍陂(安丰塘),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寿县城南,春秋时孙叔敖主持修建。(3)、青铜冶铸业:商周时今铜陵铜官山是当时全国炼铜业中心。(4)、商业:郢爰(楚国时金币),鄂君启金节(寿县出土,楚国时商业免税证)。反映江淮地区商业的发展。2、名相管仲:春秋时政治改革家,颍上人,任齐国相,被孔子誉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

2、下,民至于今受其赐”。3、老子:春秋末年楚国人(今涡阳),道家学派创始人,著《道德经》。庄子:战国时蒙(城)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4、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今宿州市郊,遗址“涉故台”,“斩木为兵,揭竿而起”。5、名医华佗:今亳州人,东汉末年民间名医,制成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创制医疗体操“五禽戏”。以医济民,深受爱戴。6、淝水之战:383年,东晋-前秦,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成语“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草木皆兵”“鹤风声鹤唳“。57、曹魏屯田:在淮北、江淮地区大兴屯田,屯田形式:民屯和军屯。江南开发:北方居民南迁,同

3、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皖南,促进民族融合、文化发展。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并推广小麦。三国时梅根冶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冶铸中心之一。8、文房四宝:宣纸(宣州泾县)、徽墨(歙县)、宣笔(宣州)、歙砚(歙县)。9、包拯:庐州人(合肥),北宋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清官。10、宋画第一:李公麟。今桐城人,北宋大画家,号龙眠居士,代表作《五马图》、《牧放图》。被誉为“宋画第一”和“天下绝艺”。11、宋元安徽经济:“圩田”,北宋时宣城、芜湖至池州出现,旱涝保收;“烤田”,田间管理方法,水稻栽培技术进步。农作物有越南占城稻、棉花、甘蔗、柑橘等。“交子”或“淮交”,

4、两淮地区通行的纸币;商业中心:寿春、芜湖。宋元农学成就:孟祺,宿州人,参与编写我国最早的百科全书式农学著作《农桑辑要》;王祯,元朝时旌德县尹,著作《农书》。宋元文学艺术:书院,欧阳修在颍州建“西湖书院”,李公麟建“龙眠书院”,贵池的八桂书院,歙县的紫阳书院,当涂的天门书院。词人张孝祥,南宋和州人,名曲《六州歌头》;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游琅琊山写下《醉翁亭记》。11、明朝开国者朱元璋:明太祖,濠州(今凤阳)人,在凤阳设高等学府国子监。12、安徽建省:1667年(康熙六年),改左布政司为安徽布政司,辖7府3州,安徽省正式建立。13、明清安徽

5、经济的发展:明初安徽成为重要产粮区。天长的水稻,颍州的豆子,徽州的花生,庐州、池州、徽州三府是重点产茶区(农业)。徽州印刷业,芜湖浆染业全国闻名(手工业)。凤阳商业繁盛。清朝时,玉米、番薯开始引种。巢湖谓商品米生产基地,定远为主要产烟区,利辛棉花品质优良。514、徽商:萌芽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明清时成为全国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商帮之一,称雄商界近300年。代表:郑天锁、朱云沾、阮弻、张小泉等。15、明清时科技名流:程大位,徽州休宁人,明代普及珠算的应用数学家,著有《算法统宗》;梅文鼎,宣城人,清代著名数学家,著《中西数学通》,

6、被成为“一代师宗”;方以智,桐城浮山人,明末清初科学思想家,著自然百科全书《物理小识》;王贞仪,天长人,清初女科学家,著《星象图解》、《月食解》、《地圆论》。“新安医派”,名医有明代汪机、吴昆和清代的汪昂。16、文学艺术: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奠基者)、刘大櫆(承上启下)、姚鼐(集大成者)。清初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全椒人,讽刺小说的开山鼻祖,著《儒林外史》。“新安画派”,著名画家有明代释弘仁、查士标、孙逸、汪之端,清代汪士慎、罗聘(“扬州八怪之二”)。芜湖铁画,清康熙年间著名铁工汤鹏(字天池)所创,被称为绝技。

7、17、徽州建筑:黟县西递、宏村建筑群是徽州古民居的精品。石牌坊是徽州建筑的一大特色,歙县许国八角牌坊是古牌坊中的瑰宝。 近代篇18、正视现实的皖籍进步思想家:姚莹,桐城人,最先呼吁重视西藏问题,提醒人们警惕英国对西藏的侵略;包丗臣,泾县人,重视研究现实问题,力主抗英,“以夷制夷”;王茂荫,歙县人,马克思《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19、李鸿章与淮军:合肥人,洋务运动主要倡导者,淮军创始人和统帅。与曾国藩共同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创办金陵机器局。淮军是我国第一支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军队,主要将领有:张树声、刘铭传(台湾近代化

8、之父,台湾首任巡抚)、潘鼎新、丁汝昌(北洋水师提督)、周盛波、聂士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殉国)。甲午中日战争后,淮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520、安徽近代经济缓慢发展:(1)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最早的综合性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