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

ID:73786053

大小:2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12-25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_第1页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_第2页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_第3页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_第4页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_第5页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_第6页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_第7页
资源描述: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董仲舒根据天人感应论,来论证作为规律的人道之间有同构关系。天人之间不仅是同类,而且从规律论上来说还是同构的,即天人之间有同样的规律。《易传》中就提出过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命题来统摄天道与人道,从而应用好规律,造福国家与社会。而汉以前阴阳学说的核心也认为万物皆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且这两方面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它们是阴阳对立且阳尊阴卑的主从关系。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运用天道阴阳关系来探讨人道,表现为政治统治方式上的德刑思想,提出了阳德阴刑的主张。一、君承天意,法自君出天道与

2、人道的关系,表现为社会秩序的纲常名教。人类社会的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等级尊卑、服从关系,董仲舒认为他们就是天道阴阳在人类社会关系的反映。君、父、夫为阳,臣、子、妇属阴,天道为阳尊阴卑,人道则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妇卑,此是天的意志,故天然合理。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又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人间一切都由天设定,现实中的君王理所当然是天选定的在人间的代言人,起着沟通天上人间的作用。三

3、纲就是上天赐给君王维持人间社会秩序的工具,就是天意,君主按三纲来统治人间就是秉承天意来行事,他说: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他进一步解释王字的写法,可以沟通天和人,为君承天的意志统治人世,论证了君权的合法性。他说: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虽有借字形进行牵强附会的说教,但在古代中国社会却有维持社会长治久安的效果,因为王权披上了神权的外衣,具有这样的效果:在专制的国家里,宗教的影响比什么都大。它是恐怖之上再加恐怖。和迷信的

4、偏见强于其他一切偏见,迷信的理论强于其他一切理论。君主如何让天意在人世体现呢?他说:王者唯天之施,施其时而成之,法其命如循之诸人,法其数而以起事,治其道而以出法,治其志而归之于仁。也就是说,人间君王的思想、言行都代表天的意志,行事出法,教化百姓具有法的效力,法自君出是天意使然。天子居至德之位,操杀生之势。在君与民之间,民仅有受教化、服从君主之义务,而天子则是承天意教化万民的最高立法者;人间的生杀予夺之权皆属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君王,故整套国家机器都是君王承天意设定而协助君王统治万民。民者,瞑也。广大

5、百姓俯首听命于君王的统治,贯彻执行君王的命令,就是听从天意。那如何判断百姓的是非,达到树立纲常名教的道德观念呢?董仲舒认为是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