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ID:76739362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4-02-04

上传者:小钢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_第1页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_第2页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_第3页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_第4页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_第5页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_第6页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_第7页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_第8页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_第9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资料: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1预防为主2传染病的监测与法制管理3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预防为主:针对易感人群……健康教育、免疫预防。针对传染源……及时发现、严格管理。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1综合性卫生措施: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卫生设施、饮水、食物卫生管理。2预防性消杀灭。预防接种。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常规报告……甲、乙、丙三类共37种传染病发病、死亡;病原体型别、特征;媒介生物种类、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人群免疫水平、人口资料;疫情研究、防疫措施评价。哨点监测……艾滋病、流感监测哨点,慢性病监测哨点。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1980年消灭天花;1988年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2001年发起终止结核病活动;2010年消灭麻疹活动;WHO2001年发起全球“终止结核”活动:2005年全球TB感染者75%得到诊断,其中85%被治愈。2010年全球结核病负担下降50%,2050年全球结核病发病率降至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自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第三章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第四章    疫情控制第五章    医疗救治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保障措施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国家建立了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制度;完善了传染病疫情预报、通报制度;完善了传染病暴发时的控制措施;强化了对早期发现的散发传染病病例的控制救治措施;强化了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中的作用,尤其是严格控制传染病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加强了传染病防治的经费保障。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制度:预防接种制度;传染病监测制度;传染病预警制度;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控制与应急处理制度;保障制度。传染病防治法变化:一、非典、禽流感、甲型流感列入乙类,但按甲类传染病对待。我国现行传染病防治法将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使列入法律的法定传染病达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然只被纳入乙类,但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如果先要报批、公布才能实施,难免贻误时机,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法律特别授权,这三种乙类传染病可以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二:艾滋病虽降级管理但仍受到“重点关照”传染病防治法授权国务院制定具体办法,促使各级人民政府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治艾滋病的传播。这部法律还将原来丙类传染病中的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将原来乙类传染病中的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调整为丙类传染病。 三:建立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隐瞒、谎报、缓报者将受惩处--传染病疫情报告遵循属地原则,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增加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四:强化实验室安全严防病原体扩散2004非典疫情在北京再现,源于实验室疏于管理。 按照法律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五:疫情控制更加具体隔离有了法律依据 修订后的法律,详细规定了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病人和疫情后应当采取的措施。对于甲类疑似病人,过去只规定“医学观察”,现规定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于甲类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也规定了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的措施。法律还增加授权,可以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禽家畜,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法律还增加条款,对患甲类传染病死亡后的尸体处置,以及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污染的物品的使用、出售和运输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六:严防医院成为传染源医院不得拒收传染病病人传染病暴发,医院往往容易成为传染源。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定具备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或者根据传染病救治需要设置传染病医院。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对于未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的,法律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将根据情节给予通报批评、降级、撤职、开除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等处分处罚。七:乙肝携带者等不再受歧视法律给予平等地位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同时法律也规定,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八、传染病病人权利受保护个人隐私受尊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3个体系,(传染病防治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监督管理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工作的日常经费。措施传染病疫情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是有关决策机关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决策机关准确把握事件动态,及时正确进行决策,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重要前提。自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启动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即《中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疫情管理:实行分类管理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者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报告病种:甲类2种;乙类26种(其中甲型H1N1流感2009年新加);丙类11种(其中手足口病2008年新加);共39种。种类: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报告时限:1.甲类和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城镇2小时农村6小时。2.乙类: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3.丙类: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甲类爆发、流行:县区级核实后,2小时内报上一级卫生防疫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本级人民政府,省级卫生行政部门2小时内报告卫生部。报告原则: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采供血机构人员,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报告种类:病例报告:网络直报、报告卡转归报告:治愈、死亡24小时报转归病原携带者阴转后3天报转归订正报告:24小时内报订正或排除补充报告归口报告针对传染源的措施:对病人的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甲类病人及携带者、AIDS病人、肺炭疽病人:强制隔离、治疗。乙类:痊愈后才可恢复工作,对特殊行业严格管理,STD病人停止工作,住院或家庭隔离。丙类:瘤型麻风必须痊愈后方可恢复工作。对疑似病人……甲类:强制隔离、医学检查、治疗,待确诊乙类:医生指导下,隔离、治疗,待确诊 病原携带者……及时发现 ;严格管理——登记、管理、随访;期限:至其病原体检查2-3次阴性。饮食、托幼机构、服务行业伤寒、肝炎病毒携带者AIDS、HBV、HCV、疟疾病原携带者严禁作为献血员对接触者的措施……1留检2医学观察3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4隔离?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彻底消灭;捕杀、焚烧或深埋;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疫源地消毒: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其分类:随时消毒(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杀虫:是使用杀虫剂(insecticide)杀灭有害昆虫,特别是外环境中传递病原体的媒介节肢动物。预防性杀虫;疫源地杀虫:随时杀虫、终末杀虫。卫生检疫:对出入疫区人员、交通工具、物品等实施留验、医学检查和必要的卫生处理。其分为:1国境卫生检疫2疫区卫生检疫。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1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2停工、停业、停课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公共饮用水源。预防与控制策略预防为主、加强监测、全球化控制策略预防与控制措施疫情管理针对三个环节的措施爆发与流行的紧急措施计划免疫: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预防接种(vaccination):是将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接种到机体,使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预防接种的种类: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了;被动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指将疫苗接种到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疫苗(vaccine):是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所制备的生物制品。包括:1.减毒活疫苗;2灭活疫苗;3类毒素;4亚单位疫苗;5重组疫苗;6DNA疫苗。人工被动免疫: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注入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保护。其制剂有:(1)免疫血清(2)免疫球蛋白。被动自动免疫:兼有被动及自动免疫的长处,使机体在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计划免疫:儿童基础免疫:对7周岁及以下儿童进行“接种5苗,预防7病”,以及适时的加强免疫。并在部分地区增加乙脑、流脑疫苗接种。免疫程序:1起始月龄2全程免疫次数3间隔时间4加强免疫年龄关于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有效措施。目标:通过在12月龄以下儿童中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经过2-3代人的努力将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率降低至1%以下,摘掉“肝炎大国”的帽子。主要措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基础免疫、大力开展社会宣传动员,提高群众对乙肝预防和接受正确治疗的意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支持西部等贫困地区开展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疫苗禁忌症:1免疫异常2急性疾病3疫苗不良反应史4神经系统疾病冷链: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到使用均在适当的冷藏条件,所需用的多环节链式贮存、运输设备。计划免疫评价:1.疫苗安全性2.有效性3.计划免疫工作管理1.疫苗安全性:预防接种反应……1)一般反应反应强度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弱反应红肿≤2.5cmT37.1~37.5℃中反应红肿2.6~5.0cmT37.6~38.5℃强反应红肿≥5.1cmT≥38.6℃局部淋巴结肿大预防接种反应中强反应>5%停用2)异常反应晕厥、休克、过敏、化脓、癔病、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3)偶合病与接种无关,但时间上巧合。2.有效性:免疫学效果:1抗体阳转率(4倍以上);2抗体平均滴度;3抗体持续时间。流行病学效果:1疫苗保护率(%)=(对照组发病率-试验组)/对照组发病率2疫苗效果指数=对照组发病率/试验组发病率,3、计划免疫工作管理:内容……免疫规划和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和实施的管理冷链装备及运转情况队伍建设及宣传动员监测及疫情爆发控制等考核指标:建卡率:12-18m建卡率,>98%接种率:12m=完成接种人数/应接种人数×100%四苗覆盖率:四种疫苗全程接种率=四苗均符合免疫程序的接种人数/调查的适龄儿童数×100%冷链设备完好率:=某设备正常运转数/某设备装备新发传染病EID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病因流行过程传染过程特异性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流行规律预防和控制措施新发传染病:指在人群中新出现的或过去存在于人群中,但是其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地域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AIDS)、埃博拉出血热、疯牛病、人禽流感、SARS。新发传染病的种类:1过去可能或根本不存在,新近才在人间出现的传染病。艾滋病、O139霍乱等。2疾病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近年来才被发现和确定。如军团病、莱姆病、丙及戊型肝炎。3疾病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未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或一直没有确定其病原体,近年发现了这些病原体并予以确认。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病、突发性玫瑰疹等。新发传染病特点:不确定性,因此无法准备。临床医生不认识,不知道采取何治疗方案。 预防医生不认识,不知道采取何种预防控制措施。政府官员得不到专业人员的明确意见,无法及时作出决策。得不到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恐慌心理严重,易造成社会不稳定。由于传染病可以传播和流行,所以人们根据其流行的特征把它与非传染病区分开来。历史上天花、霍乱、结核、甲肝、乙肝、AIDS都是先认定它为传染病,而后才分离到病原体。2003年发现SARS也是同样情况。流行病学在探索病因中有独特的重要作用:1.病因:病因假设和病原体特征的研究……病因假设的形成与验证、传统的病原体分离鉴定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2.传染源的确定:传统的流行病学观察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传播概率(称传染概率,是指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后而成为感染者的概率。传播概率的估计方法有两种:续发率和二项式模型)。3.传播机制:传播途径的确定……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确定传播途径、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的方式。流行病学的重要作用:就是在病原体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认定该病是否有传染性,并进而研究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和针对三个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期在病原体不明的情况下,也能控制该病的流行。三、传染过程潜伏期的特点潜伏期的长短潜伏期的传染性病原体在体内的分布特征病原体在体内的分布情况病原体在体内持续的时间及恢复期传染性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的比例重叠感染及与其他基础疾病的关系与其他病原体重叠感染与其他基础疾病的关系遗传易感性的研究四、特异性诊断方法新发传染病流行初期,人们对其一无所知,所以无特异的诊断方法对其进行病原学诊断,只能跟据临床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接触史进行诊断。因而,当一种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被确定后,应该尽早研究其特异性诊断方法。后期利用抗原抗体检测、病原体特征、病原体基因作出病原学诊断。五、治疗及预后新发传染病发生后,流行病学工作者与临床医学工作者密切配合从实验室和临床来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案:分离培养病原体,在实验室研究有效的抗生素及其有效剂量;在临床上应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该病的治疗方案及治疗药物的效果;当病人被治愈出院后,还应长期追踪观察病人的预后,包括慢性化、并发症等。六、流行规律 当一种新发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后,需要通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方法,研究病后的免疫持久性;如果该病再次流行时,上次流行时的发病个体是否发生再次感染,并观察再感染者传染特征;应用流行病学监测方法,监测该种传染病是否有周期性流行的特征及周期流行的间隔和影响因素等,并监测病原体是否经常发生变异。三、预防和控制措施人群中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时,在研究传染病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等问题的同时,还应研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尽快实施以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的措施包括针对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和疫源地等方面的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